寒在第6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遠樹煙中沒,寒花竹外尋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巖棲分韻得深字
- 古塞去程遠,寒江入夢清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隱士游京淮
- 夏熱乘涼,冬寒向火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九秋強半,不寒不暖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四季倏忽來,寒暑變為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棟木生深谷,寒鴉入夜啼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浩渺寰瀛內,寒暄隱圣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依戶鑿圓竇,寒光度如璧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土屋
- 楚國春歸早,寒梅處處開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又用前韻和早梅二首
- 嫩萼紅初破,寒柯綠未回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又用前韻和早梅二首
- 幽壑光初滿,寒荄暖自回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潭俯張朝請行縣言懷
- 銅人閱世幾寒暑,木客嘲風誰唱酬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盤古山二首
- 今放晴煙弄寒影,安知非喜子相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呈羅叔異三首
- 炎州寢作廣寒宮,鮑肆薰為香積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賦馬漕桂巖
- 畏途過后猶寒膽,除目陳前不熱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觀除目二首
- 低頭貪照廣寒影,開口失噴清凈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鏡香
- 大庾嶺頭春寒空,猶是陽和假相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即席賦會昌章簿出示假梅
- 餒立雁行少,寒欹馬骨高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臘月被檄下豫章至南安簡曹宰
- 飽送欹眠美,寒添兀坐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坐病不及赴少卿羅春伯登樓觀雪之集因成小詩
- 功名徒自苦,寒暑暗相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達磨泉緬懷東坡
- 圓嶠兮色黑,寒國兮色蒼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祀蠶先
- 端坐思古人,寒燈耿悠悠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冬夜
- 乳鴨爭嬉水,寒牛不出村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南歸寄鄉書(七首)
- 天際望長安,寒空一回首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癸卯初度自五羊之曹溪舟中作
- 平湖秋水浸寒空,古木霜飛落葉紅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春陰不散余寒在,雪積鐘山一片明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早春水閣
- 蟬聲猶未斷,寒雁已成行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祓禊曲
- 孤燈然客夢,寒杵搗鄉愁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長命女
- 楚塞望蒼然,寒林古戍邊。 -- 出自唐·柳中庸·揚子途中
- 花中巢許耐寒枝,香滿羅浮小雪時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題悲鴻畫梅
- 誰分清氣到寒梅,獨放銀花照晴昊。 -- 出自·無名·題梅
- 霜多山橘熟,寒至浦禽稀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江行有懷
- 秋風淮水落,寒夜楚歌長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淮陰夜宿二首
- 孤帆度綠氛,寒浦落紅曛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下京口埭夜行
- 明覺侵窗積,寒知度塞來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省中直夜對雪寄李師素侍郎
- 泉聲自昔鏘寒玉,草色雖秋耀翠鈿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游晉祠上李逢吉相公
- 山中無歷日,寒盡不知年。 -- 出自唐·太上隱者·答人
- 髯王醉影抱寒驚,氈殿嘈嘈箭鳴急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黑河秋雨引賦趙王孫家琵琶蓋其名也
- 猶疑見獵火,寒燒夜深紅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長洲苑(在太湖北岸)
- 饑拾谷口栗,寒燒澗中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聞長槍兵至出越城夜投龕山
- 驚沙四邊起,寒日慘欲昏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過奉口戰晨
- 東湖欲上月,寒鳥已棲煙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期家兄宿東湖民家不至
- 冬室自生溫,寒窗屢更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賦永上人紙帳
- 晚渡隨潮急,寒山舊驛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晚次西陵館
- 陰恐晴期遠,寒疑暑候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楊儀曹雨中
- 阿姬不畏晚寒多,綠舫紅衣柳下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江上偶見
- 風雪雁聲來,寒生石城夜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周四孝廉后酒醒夜聞雁聲
- 曉濕宮城旆,寒沾陛楯衣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西清對雨
- 偶伴王摩詰,寒宵宿禁林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雪夜宿翰林院呈危宋二院長
- 柴門僅付一寒盧,不內不妻深有模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復次韻寄子我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