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6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坐穩吟難盡,寒多醉較遲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軍城夜會
- 清音勝在澗,寒影遍生苔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奉和四松
- 碧蘚無塵染,寒蟬似鳥鳴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省直書事
- 寂寞難成寐,寒燈侵曉光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秋晚夜坐寄院中諸曹長
- 驚風起庭雪,寒雨長檐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早春閑居
- 曉起題詩報,寒澌滿筆毫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謝汾州田大夫寄茸氈葡萄
- 清氣燈微潤,寒聲竹共來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萬年縣中雨夜會宿寄皇甫甸
- 紅樓近月宜寒水,綠杏搖風占古春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夢仙
- 夢罷更開戶,寒泉聲隔云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酬從叔聽夜泉見寄
- 闊浮萍思遠,寒入雁愁長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遠水
- 秋徑填黃葉,寒摧露草根。 -- 出自唐·巴峽鬼·夜吟
- 尋思地獄心寒顫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姚源憶故人 赴黃?醮贈道眾
- 覺身心,不似寒山,這性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詠三教門人
- 修行心煉似寒灰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瑞鷓鴣·修行心煉似寒灰
- 夜晴寥廓初寒,淡天瑩徹琉璃翠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水龍吟 夜晴
- 晝夜參差,饑寒逼迫,早晚超生滅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俗念 歲寒守志
- 暖溜驚湍駛,寒空碧霧輕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過溫湯
- 松蒼竹翠歲寒天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江城子·松蒼竹翠歲寒天
- 青山憔悴鎖寒云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太常引·青山憔悴鎖寒云
- 一來一去成寒暑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鳳棲梧
- 小院巖前,大寒嶺畔,**天相接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 大安山棲云觀中秋賞月
- 從此日優裕,寒谷化春坰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義俠歌(效白樂天體)
- 亂山無樹飛寒鳥,野水隨煙入遠沙。 -- 出自·老舍·別涼州
- 客來庭樹鳴寒鵲,酒入肌膚憶冷蛇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次韻和縉叔游仲容西園二首
- 當前鑒方池,寒泉照谽岈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答二任五言二十韻
- 當前鑿方池,寒泉照谽谺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答二任
- 古郡帶荒山,寒泉出西郭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荊門惠泉
- 香茗半甌雪,寒虀一籌冰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孤標上人留宿
- 莫上胥門望,寒潮昨夜生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蘇臺曲(五首)
- 割忙載酒把寒來,指點盤溪花未開。 -- 出自宋·白麟·游盤溪園亭二首
- 那堪燈燼后,寒柝報更聲。 -- 出自·顧隨·臨江仙·廊下風吹敗葉
- 棉衣猶覺夜寒生。 -- 出自·顧隨·鷓鴣天·點滴敲窗漸作聲
- 天黯如鉛,云寒似水。 -- 出自·顧隨·踏莎行 大霧中早行
- 風技雨葉戰寒碧,明窗大兒生虛瀾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題答筤谷目
- 老筇搘瘦影,寒木憑吟身。 -- 出自宋·卞震·句
- 遙夜一美人,寒閨自徘徊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擬古八首
- 道心萬載如寒水,肯為河東起浪波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七夕
- 正月孟春猶寒,從頭萬種千般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或雨或晴,或寒或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八月九月,不寒不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籬頭吹觱栗,寒雁一聲孤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時臨秋九,不寒不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依舊孟春猶寒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積雨催花盡,寒樵背日歸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登云漢閣
- 疏影生來瘦,寒枝折處斜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對梅寄人
- 茫茫塞月籠寒霧,萬里征人不知數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從軍行
- 千古登臨地,寒潮自往還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金陵懷古
- 曉潤侵吟壁,寒云繞竹扉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遣懷
- 蘭閣人亡后,寒林月上時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挽蕓成秘校
- 沙鳥晴云外,寒帆夕照中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西園即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