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5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繞枝倦鵲寒無影,脫網奔魚遠有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舟中作
- 仲冬候始寒,丙夜天正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雨
- 不怕雪云寒到骨,喚僧扶杖立橋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晚同僧至溪上
- 其六慘慘寒日,肅肅其風,翩彼方舟,容與江中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答龐參軍
- 一褐擁秋寒,小窗侵竹塢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雨中作
- 自說孤舟寒水畔,不曾逢著獨醒人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贈漁父
- 威加塞外寒來早,恩入河源凍合遲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今皇帝陛下一詔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諸郡次第歸
- 動翠幕,曉寒猶嫩,中酒殘妝整頓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其二
- 最是簇簇寒村,遙認南朝路、晚煙收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其二
- 長空降瑞,寒風翦,淅淅瑤花初下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望遠行·長空降瑞
- 近日書來,寒暄而已,苦沒忉忉言語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擊梧桐
- 天白顥顥,寒凝凝只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大招
- 苦風吹朔寒,沙驚秦木折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六首
- 粉態夾羅寒,雁羽鋪煙濕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月漉漉篇
- 城南平野寒多露,窗壁含風秋氣度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秋懷
- 此山高且寒,五月不覺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
- 夏風檐楹寒,冬雪窗戶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蒙亭
- 遙憶習池寒夜月,幾人談笑伴詩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張襄州
- 詩言道路寒,乃似北征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夜夢與和甫別如赴北京時和甫作詩覺而有作因
- 山風吹更寒,山月相與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二寒穴
- 沙市放船寒月日,渚宮留御古苔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王龍圖守荊南
- 勁操比松寒不撓,忠言如藥苦非甘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江寧彭給事赴闕
- 疊鼓渡江寒浪伏,鳴鐃入境野云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王郎中知江陰
- 我行歲已寒,悲汝道路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二弟時往臨川
- 蛾眉倚高寒,環佩吹玲瓏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梁王吹臺
- 長干里北寒山紫,白下門西野水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董伯懿
- 晴云稍卷寒巖樹,宿雨能銷御路塵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早發三鄉山行
- 早花常犯寒,繁實常苦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詠庭梅寄人
- 聞道今年寒食日,東山舊路獨行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竇夔州見寄寒食日憶故姬小紅吹笙,因和之
- 崤陵路靜寒無雨,洛水橋長晝起雷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
- 四月猶自寒,天山雪濛濛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北庭貽宗學士道別
- 凜凜三伏寒,巉巉五丁跡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入劍門作,寄杜、楊二郎中,時二公并為杜元
- 簾幕東風寒料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蝶戀花·簾幕東風寒料峭
- 霜重鼓聲寒不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十二月嚴凝天地閉
- 馬前一雁寒空墜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十二月嚴凝天地閉
- 律應黃鍾寒氣苦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律應黃鍾寒氣苦
- 凍云欲折寒根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臘月年光如激浪
- 小爐獨守寒灰燼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桃源憶故人·梅梢弄粉香猶嫩
- 三月十三寒食日,春色遍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越溪春
- 城陰日下寒,野氣春深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行次葉縣
- 山陂歲始寒,霰雪密已積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劉秀才歸河內
- 試問玉蟾寒皎皎,何如銀燭亂熒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中秋不見月問客
- 別後山光寒更綠,秋深酒美色仍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劉都官
- 山高地苦寒,當樹所宜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題劉著作羲叟家園效圣俞體
- 靜夜天籟寒,宿客疑風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嵩山十二首·天池
- 山深風霞寒,月杵遙相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嵩山十二首·玉女搗衣石
- 殘雪楚天寒料峭,春風淮水浪崢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楊先輩登第還家
- 墐戶畏初寒,開爐代溫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
- 綠醅自有寒中力,紅粉尤直燭下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酬王君玉中秋席上待月值雨
- 空余一派寒巖側,澄碧泓渟涵玉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丁寶臣游甘泉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