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翠屏遠帶斜陽淡,素練光涵夜月寒。 -- 出自宋·蕭逵·玉司山
- 蕭蕭六轡天邊路,云竹風松正歲寒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妙庭觀二首
- 洞以乳名云液涌,泉紆石出水晶寒。 -- 出自宋·謝逵·淳佑甲辰三月中浣奉詔經略同客張景東馮云從
- 天然奇石聳云端,下浸龍泓一掬寒。 -- 出自宋·謝岳甫·大滌洞天留題
- 流水雹表千古在,客星有影九天寒。 -- 出自宋·徐德輝·釣臺
- 閑披鶴氅紫藤冠,帶得林泉骨相寒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贈黃羽士
- 不是坡翁重到此,此泉安得到今寒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六一泉
- 收拾柳綿囊楮被,麥秋猶有一番寒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乍晴
- 誰知一線通天處,照見人心凜凜寒。 -- 出自宋·徐幾·靈巖一線天
- 磯石釣魚觀凍手,衣蓑綠映暮江寒。 -- 出自宋·徐瑾·四時詩·冬
- 心術刑名太刻殘,網深文峻眾心寒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衛鞅
- 驍勇稱奇賜左驂,潰圍解急敵心寒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賈復
- 秋霜閣下水潺潺,一片清泉漱玉寒。 -- 出自宋·徐良弼·秋霜閣
- 群巒回照紫瀰漫,坐攬湖光風不寒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西湖
- 一輪明月為誰好,無限清光照夜寒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歸自壽昌
- 積雨水添湖面闊,久陰云護嶺頭寒。 -- 出自宋·徐清叟·癸丑十月二日上天竺寺祈晴
- 誦徹離騷二千五,不知月落夜深寒。 -- 出自宋·徐文卿·絕句
- 缺月疎星夜已闌,風凄露重逼人寒。 -- 出自宋·徐暄·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東萊先生之墓
- 川原膴膴小曾巒,千古英雄劍氣寒。 -- 出自宋·徐誼·石井泉
- 坱圠洪鈞轉一氣,為借陽和先破寒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代上何樞密
- 多士聯翩閶闔去,忠言凌厲雪霜寒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和鄒守鹿鳴宴
- 雪融畢竟無蹤跡,依舊梅花耐歲寒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雪后
- 柱后惠文悲所志,寧從子夏學酸寒。 -- 出自宋·許志仁·系冠船蓬自戲
- 竹爐槁葉坐燒殘,冷屋荒村夜更寒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冬日雜言五首
- 溪邊自結同吟友,松柏青青到歲寒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漁村雜句十首
- 畢竟直鉤為計拙,晚來無酒可銷寒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
- 爐亭圍坐推前輩,夜店單床定薄寒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潘懷古參學
- 天上星辰依舊遠,山中松桂不知寒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萬象亭
- 紛紛落葉山初瘦,隱隱平沙雁已寒。 -- 出自宋·雪巖·對菊
- 孤城不隔長安望,落日空悲汴水寒。 -- 出自宋·顏師魯·第一山
- 竹木池臺尚儼然,歸時白頭雪霜寒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江令宅
- 金罌花發關誰事,何用夜來如許寒。 -- 出自宋·楊輔世·金罌花聯句
- 共看明月隔千時,獨對西風愧一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寄東麓趙贊府二首
- 披褐朝真香篆裊,登壇召將劍芒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朋山鄭管轄韻
- 垂垂四幕凍云頑,萬木號風晚更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江天莫雪
- 冠借皮為疑斗燦,杖憑枝作覺龍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萬竹乃竹洲曾孫也萬竹子常新恩棄儒於乾明入
- 梯級因層層步艱,嶺頭清吹逼人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回嶺
- 只應舞徹霓裳曲,宮女三千下廣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月下看白蓮
- 樓前山色青如鬟,樓高夜映心斗寒。 -- 出自宋·楊學李·望云樓
- 雁行影沒暮天闊,蘋葉香殘秋水寒。 -- 出自宋·葉時亨·泛舟松江
- 亂山蒼蒼溪曲盤,煙林漠漠風生寒。 -- 出自宋·葉抑·深靜堂
- 亭亭修竹兩三竿,鼓動天風掠鬢寒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題妙智不俗軒
- 煙光滉漾映林巒,井底新泉潄齒寒。 -- 出自宋·尤懋·石井泉次沈太守韻
- 煙翠松林碧玉灣,卷簾波影動清寒。 -- 出自宋·游九功·松
- 榴花灼爍露初乾,乍試香羅怯曉寒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端午次韻和徐改之
- 濤頭灑淚眼難乾,魚腹沉冤骨未寒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端午次韻和徐改之
- 誰謂家貧無一物,床頭三尺劍光寒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歸興
- 百獸畏伏不敢前,憑林一吼秋風寒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有虎行
- 白石不隨秋草爛,赤松長鎖暮云寒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赤松宮
- 一局殘棋雙鶴去,石屏空倚白云寒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小三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