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清白冠他三少貴,孤高獨占九秋寒。 -- 出自宋·凌云屋·太師菊
- 區區祝頌無他意,愿見靈椿度歲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季裴·壽鞏守
- 孤村路僻牽吟遠,峭壁泉飛入夢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少逸·謹吟七言四韻惡詩一首攀送崇教大師歸天臺壽
- 竹籬短短溪頭路,云木荒荒日暮寒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次韻范至能尋梅
- 酒杯吸盡錦屏秀,孤劍聲鏘峽水寒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讀放翁劍南集
- 朝廷已育相如賦,朋舊猶嗟范叔寒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喜會故友
- 籜龍戢戢破苔斑,風味從來奈歲寒。 -- 出自宋·劉仲行·送筍與屏山
- 峰巒九鎖路縈盤,翠色沾衣作晚寒。 -- 出自宋·龍大淵·游九鎖
- 遠夢已回窗不曉,杏花同度五更寒。 -- 出自宋·盧蹈·絕句
- 惟有鑒湖堪避暑,遙知玉井正生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
- 群兒瑟縮手不熟,先生落魄庫獨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羅秋崖
- 蓬萊海闊還須陰,太華峰高不道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朱鶴梨入京
- 明分月影山河動,清入霜華草木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壽陸義齋
- 林阜紅葉白雁早,江國瓊英翠羽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南夫四時佳致園亭
- 微風吹雨濕欄干,薄霧籠晴事淺寒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括蒼山行
- 潤花雨過紅裙濕,倚竹風斜翠袖寒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次韻葉丞相陳尚書游南園
- 含暉寸草流光遠,天矢孤闈正氣寒。 -- 出自宋·羅珊·題薌氏慈節卷
- 亭下波光亭外山,高低融泄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羅知古·雙秀亭
- 疑怪五更衾枕冷,霜壺凜凜逼人寒。 -- 出自宋·駱羅憲·與謬栓法同行口占分水嶺詩
- 明河繞衣吹佩環,毛發飄蕭亂空寒。 -- 出自宋·馬俌·水月亭
- 未見燕銘勒故山,耳聞殊議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馬擴·使金和趙良嗣
- 只今雙樹婆娑影,空鏁靈山片月寒。 -- 出自宋·馬先覺·慧聚僧神濟善醫能知人死生於數歲或數月之前
- 桑林倒影媚晴川,中有蠶堂半燠寒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蠶堂
- 樵斧斫云春谷暗,漁榔敲月夜溪寒。 -- 出自宋·孟大武·題大興院
- 阿母堂前幾春夢,耳邊猶聽玉笙寒。 -- 出自宋·麋師旦·妙庭觀
- 不從此處逢仙子,爭信人間有廣寒。 -- 出自宋·繆鑒·月屋
- 試把溪堂舊譜看,三千苜蓿守酸寒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送鄣南俞教諭歸里
- 廉崖千仞孰能干,一見令人毛發寒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都梁北鄉士多好學有向君敏衡者一日訪予語甚
- 吾道何嘗拘出處,丈夫例不怕饑寒。 -- 出自宋·倪龍輔·酬答
- 不知向去寬多少,萬里秋空孤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守道·為琛上人題
- 金鱉不動涵坤軸,海月騰空萬宇寒。 -- 出自宋·潘朝英·題金龜山如畫軒四首
- 剩帶錦囊詩料去,肯嫌黃葉路程寒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翔實顧渭濱歸里
- 清潨潄玉一川媚,瑞氣浮空兩洞寒。 -- 出自宋·裴良杰·大滌洞留題
- 料應夜半凌空去,雷震千山風雨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朝隱·蛻龍洞
- 森森多愿長瑯玕,相伴山翁老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歲寒雜詠
- 生香正色殷勤意,肯入冬窩共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病起掇黃花數本焚香清坐二首
- 霜中老柏無時事,巖下孤云自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冬窩枕上
- 急難原上高飛翼,獨把霜枝了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枯荷鹡鴒與趙昌瓜同歸於我舊猶識其名氏今忘
- 金粟蟠心玉作團,淵明千古寄高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淵明菊盛開看之不厭
- 王侯第宅連云起,無此閑亭號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筑歲寒亭
- 壞砌頹檐竹數竿,一方深綠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晚步上清宮坐棲真者久之用合溪韻
- 梁間云氣蒸衣潤,窗外嵐光照席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暄·游日山
- 松枝積翠欺人老,桂影浮香入鬢寒。 -- 出自宋·錢選·中秋月
- 總馬長鳴天路熟,棲鳥重認禁枝寒。 -- 出自宋·錢穎·再入臺
- 玉魂不返東風老,二十四橋明月寒。 -- 出自宋·丘靜山·吊瓊花
- 晚吹劃開三面碧,晨曦收住一天寒。 -- 出自宋·丘濬·登西湖北樓
- 何處秋來在樹間,旅中寂寞欲生寒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秋懷
- 曉起征衫瘦漸寬,可堪秋入鬢絲寒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客中
- 凍琴弦斷書帷冷,槭槭庭梧半夜寒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秋夜
- 萬斛秋愁強自寬,夜深風露伴孤寒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秋夜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