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西風落葉路漫漫,衣袂微生旦暮寒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昌化道中
- 飛沙羃羃路曼曼,萬籟風聲重曉寒。 -- 出自宋·江朝議·早離永明晚抵江華道中
- 況值時清少徵稅,一生未解愁饑寒。 -- 出自宋·姜德明·秋江漁樂圖為邑人宗正純撰
- 手翻河漢出天關,雪漱霜飛照眼寒。 -- 出自宋·金堅·大滌洞
- 閒闖秋高強入山,棲真勝地極高寒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棲真紀勝贈立公二首
- 天鑱鬼鑿匪人間,涌雪轟雷震地寒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洞山十詠·雙龍洞
- 明朝又渡湘江去,細雨斜風分外寒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徐山甫夜話有詩言別次韻
- 歸與休用嗟離索,來歲時時到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用韻贈諸友
- 莫使家人夸羯末,楊花飛處北風寒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用韻贈小張兄新娶
- 名稱大才世這難,襖絮蘆花豈耐寒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閔子騫
- 迢迢幽徑入松關,四面云藍分外寒。 -- 出自宋·況師點·圣濟院
- 半依巖岫倚云端,得立亭亭耐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誠之·詠松
- 曾奉宣和乙夜觀,萬丈光芒牛斗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謝徐獻可送款識刻
- 見說山前風更惡,杏花無處避春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雪中過伊南
- 飛花空自嫌春晚,折竹應當念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和懷英雪詩
- 露零萬瓦交光渥,月掛千峰倒影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大光·嘉泰癸亥夏陪縣尹雙湖唐仲謀飲寒亭
- 回廊跨壑千重峻,懸溜當空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復圭·先照亭
- 楊花飛過鞦韃索,一陣東風作曉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庚·題畫扇
- 野色豈唯春晚秀,天風長似月邊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留題歸安尉凝碧堂
- 寧知姑射冰肌侶,也學松筠耐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雪中見梅花二首
- 胸中況是多奇蘊,自比陽春退苦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和屯田陳丈寄唐休次韻
- 農力不聞供土木,窮閻猶得免饑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知軍曹比部移虔州
- 鉛槧辛勤四十年,摶風不上鬢霜寒,朱門何處是知已,短褐空瓢行路難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丁正臣
- 秦城未割難論價,燕谷才吹已不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次韻答史太博
- 平瞻一郡連山翠,遠矚千門枕水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含章·寄題元長老林亭
- 杉松倒澗雪霜乾,屋壁麝煤風雨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題洛陽寺壁
- 已覺亞枝花露重,宿鶯猶睡層余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直宿
- 雪里孤根久屈蟠,巖前古貌太高寒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老梅
- 劉郎枉了夸豪杰,甘向伾文托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梅友
- 月橫鶴膝影闌干,枕石眠云幾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臥梅
- 極知不似君芳潔,也要相依度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苔梅
- 半林殘照人煙晚,一笛秋風雁影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偶成
- 一庭鳥跡天書怪,八尺簟紋人字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句
- 最是惱人情亂處,鳳凰樓上月華寒。 -- 出自宋·李氏·詩三首
- 杏花塢接投龍洞,瀑濺蒼崖鶴骨寒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聰·云山
- 直言何管雷霆怒,清節不知冰雪寒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衍·拜許魯齊像
- 鴨腳參天風雨老,龍髯蟄地雪霜寒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衍·會同館
- 鐵船泛海源流遠,玉柱擎天星斗寒。 -- 出自宋·李知已·題靈巖洞
- 蝸牛舍畔幽叢小,行馬門中翠影寒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所苦之中無以遣悶更堤題新竹別獻五章幸賜披
- 一川勝趣四時好,千里雄風三伏寒。 -- 出自宋·李中立·凌云臺
- 吳越夕陽多遠山,塔樓高處九秋寒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登龍山塔寺
- 鐵花煙落石泉冷,羽井苔深霜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林拱中·游虎丘
- 疏籬短短花枝闌,鳩婦不鳴天雨寒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乞竹雞
- 燒罷紙錢灰未冷,落花啼鴃雨聲寒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吊友人墓
- 矮屋過如斗樣寬,閉門渾不受春寒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偶題
- 只隔中秋一夕間,蟾光應未少清寒。 -- 出自宋·林一龍·十四夜觀月張氏樓
- 興來走上烽火山,著足不定秋風寒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九日晦日登烽火山
- 孤標不是如許骨,野落可能禁此寒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奉酬監鎮梁丈所惠臘梅之什
- 紫微巷口送征鞍,白杜村前荳葉寒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送井伯赴上庠
- 識破中間真隱訣,月明風雪道休寒。 -- 出自宋·林用中·遇高臺獲信老詩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