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故知更事無如老,豈謂交春便不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除夕前大雨雪立春已八日
- 天香易賦難陪席,政恐詩翁骨相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德清周氏牡丹花臺
- 書生豪俠味終酸,詩客顛狂骨本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簡趙賓旸
- 何曾略識三春暖,更□難禁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苦雨半年
- 老子無聊常□□,杏花欲動更春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二十一日偶題
- 歸舟屢阻千灘漲,暑簟頻驚五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仇仁近梅雨
- 麥田下種稻田乾,秋盡江南亦未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石門
- 我生南土六十二,自古江南無此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留丹陽三日苦寒戲為短歌
- 扁舟未覺出城難,訪舊情知老畏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七日大雪
- 千載神交兩賢令,寄意愛此英姿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前歙令楚君雪梅圖
- 投老深知萬事難,骨骸熬暑又煎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歸興
- 古罍出土銅聲盡,明月浮空貝影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郭澹溪
- 鄰家有酒常同醉,晚歲無衣不嘆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山翁
- 敢著尋常白眼看,壑冰峰雪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景安提學謾成三首
- 故人共駭霜毛短,俗子猶嫌鐵面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歲盡即事三首
- 世上十年人不識,山中五月夜猶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十一日生朝三首
- 雨霰瀟瀟天地寬,相看島瘦與郊寒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樹邊久立任衣單,為愛天香徹骨寒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卻愁帝敕梅龍去,第一瑤臺分外寒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墨題便是慈恩約,只尺聯鑣上廣寒。 -- 出自宋·方萬里·登云巖塔二絕
- 大江東接海漫漫,海氣江風吹雨寒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離武林
- 不上江亭數日間,雨余山色帶清寒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擊甌樓夜飲
- 醉游春圃煙霞暖,吟聽秋潭水石寒。 -- 出自宋·馮平·睢陽五老會詩
- 胥浪掀天秋際闊,逋梅得月夜深寒。 -- 出自宋·傅夢得·江湖偉觀
- 念國不忘先世烈,歸鄉豈念舊廬寒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睢陽五老園
- 老師謹勿先抽單,苦嫌道院颼颼寒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和劉養源
- 老人靜中揩眼看,時事轉覺令心寒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孤憤吟上十韻
- 昔人跨鯉歸何處,彷佛中天月影寒。 -- 出自宋·高獻民·題九仙宮
- 方師鑿破天地髓,碧龍吹出冰霜寒。 -- 出自宋·高頤·定泉井
- 卷起水簾三百尺,松風吹度鐵橋寒。 -- 出自宋·葛某·飛云頂
- 青燈一暈靜相看,酒敵殘秋夜半寒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過西齋
- 湖光一片東城外,鷗鷺相親風日寒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山臺
- 何處飛來雙燕子,傍人還欲訴春寒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春懷
- 清閑日月長廊靜,慘澹云煙畫閣寒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水陸寺
- 膽怯何由戴鐵冠,只緣昭代獎孤寒。 -- 出自宋·龔穎·次韻贈西謂之
- 霧散云收宿雨乾,秦桃落盡曉風寒。 -- 出自宋·古汴高士·楚山春曉
- 一峰峻碧入云端,怪石蒼松耐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贈僧隆古
- 應思處士橋邊路,吟繞橫枝月影寒。 -- 出自宋·顧逢友·顧君際號梅山
- 欲問神仙向何處,山風吹雨作朝寒。 -- 出自宋·顧士龍·經由天臺劉阮洞以雨作不及游
- 難追鷗鷺朋儔密,頗怪魚龍窟宅寒。 -- 出自宋·顧松年·過練湖
- 更從別駕立朝端,白簡風生憲府寒。 -- 出自宋·郭磊卿·挽張都諫文肅公
- 烽連淮陸胡塵遠,月照金山漢壘寒。 -- 出自宋·郭庭芝·送趙南仲出視江淮
- 萬里吳天飛不到,劍光空射斗牛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和
- 夜枕蛩聲連曉急,暮樓鴻影落江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秋懷二首
- 湍沒岸痕知漲溢,風生水面覺清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師時發溪橋晚眺
- 兩公清氣入人肝,玉樹森森逼我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嵩師彥正留別
- 漏屋茅檐垂欲壓,華筵酒椀正禁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正月八日至十二日雪不止和施仲任韻
- 節去節來君莫問,詩盟從此勿令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時升春盡之作
- 多情煙樹連村暗,不事沙鷗照水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過小漢壩
- 那得世間三昧手,為君寫出一枝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梅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