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雨著梨花春已老,煙沉芳草夢猶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扇二十四首
- 連天秋色雁已過,滿檻竹聲風逗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中
- 上真應御白云閑,肅立香霏玉殿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游廬山將歸有作二首
- 萬馬飲淮貔虎肅,六師扈蹕水云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持節(jié)和王樞密三首
- 可但文華迎日麗,自然符采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持節(jié)和王樞密三首
- 清薰已解南風慍,和氣先舒易水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持節(jié)和王樞密三首
- 徘徊踏碎銀蟾影,誰念從來不耐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楚妃嘆五首
- 惟公秉操如仙官,一任酷暑兼祁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
- 先生有號復有官,不畏隆暑兼冬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
- 暫輟京塵擾擾間,一鞭行色冒春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殿干譙公暫歸莆田
- 家依梵剎鐘磬靜,路近臺山松桂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人游福唐
- 更待一輪清月上,靜看千頃玉光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丁掾釣雪圖
- 龍顧初聞辟縱觀,盡收清勝閟高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錢參政東巖
- 江海已挾春風嫩,朔雪猶飛臘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新歲雪示兒輩二首
- 禽聲便與知風暖,梅影潛搖碧砌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新歲雪示兒輩二首
- 只應中夕蕭騷月,相對一庭風露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跋仰老小畫二軸
- 鐵衣冷掛龍鱗靜,寶劍高藏玉彘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被旨軍前講和得回
- 行闕風光隨處樂,春臺人物不知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從駕玉津園二首
- 松留日腳秋煙薄,塔響風鑾夜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答趙周卿
- 鉤有餌兮緡有竿,魚深潛兮秋水寒,念王孫兮何時還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釣竿行
- 但覺星辰來廣漠,不知步武切高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恭奉圣訓賦凌虛
- 淅瀝潛回連夜雨,繽紛遽作勒花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老拙觀諸公及兒輩和篇差以自慰再和前韻
- 六月披圖方執(zhí)熱,風隨玉麈不勝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譙干釣雪圖
- 尚有山頭半峰雪,助成清夜五更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顯恩寺
- 客涂拜壽無琴奏,應念清輝玉臂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王德言樞密生日十首
- 中有佳城揖東注,萬松深密障朝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襄事畢次舊題韻
- 起嘗頓覺煩蒸去,熨齒甘香碧玉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謝錢處和惠握青瓜
- 藏鶯杜燕圃中靜,廬葉藕花波水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新秋自喜信筆
- 上方歸路踏梅影,霜月一庭天正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用前韻贈閭丘民表
- 一棹西湖意不闌,解頤風約水云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泛湖次柳洲二首
- 應隨西母瑤池曉,染得朝霞下廣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謝賜丹桂
- 浣花紅綠四回環(huán),何事輕陰作嫩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小雨看海棠
- 去年已向爆聲殘,曉氣絪緼雨不寒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癸丑元日文定時留豐城青湘唁家
- 三冬已見龍孫起,六月猶便虎嘯寒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能仁竹軒竹皆貓頭也
- 鴻雁分飛接翼難,稻粱謀隔水云寒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二弟在遠經年無書張倩忽來相看蔡生以詩見慶
- 西天日墮余霞絢,南嶂猿啼曉月寒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頭庵過三生藏窮深極
- 朱門次第皆輕暖,御所空悲易水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有感十首
- 猶有樓臺出天半,正令星斗逼人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登臥龍山
- 只把南枝作雪看,一般風韻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何彥清梅詩二絕用韻頗嚴諸公相率同和
- 雨聲才歇雪漫漫,深恐梅花不耐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雪后觀梅
- 清入杖藜襟抱豁,冷侵衣袂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澤民見示游洞宮護圣二詩次來韻
- 已是人間三月暮,尚余枕上五更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陳澤民即事二首
- 樹影繞簾春盡靜,水晶搖屋暮天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陳澤民即事二首
- 交游耐久如君少,松柏方能保歲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陳天予喜拙者得謝作詩相慶次韻以報來辱
- 回首高風誰復繼,凜然名節(jié)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再用前韻奉寄
- 三十年前此憑欄,醉聽漁笛暮江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垂虹聞笛
- 舉頭喜見迎春雪,抱膝從教徹地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魯漕途中喜雪
- 入朝更誦公詩句,兩腋風生盛暑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陳天予冠字韻
- 不能枉道取富貴,是致爾輩愁饑寒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臨別示子
- 鼻中出入一毫端,不論春溫與夏寒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