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嵩山歸路繞天壇,雪影松聲滿谷寒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送友人游嵩山
- 云扶踴塔青霄庳,松蔭禪庭白日寒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登山谷寺上方答皇甫侍御臥疾闕陪車騎之后
- 凍開河水奔渾急,雪洗條山錯落寒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登鸛雀樓
- 綠樹碧檐相掩映,無人知道外邊寒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華清宮二首
- 煙含上苑沈沈紫,雪露南山愯愯寒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雪后過昭應
- 驛路兩行秋吹急,渭波千疊夕陽寒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送友赴闕
- 高凌鳥外青冥窄,翠落人間白晝寒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望嵩山
- 鑾與昨夜宿郊壇,月淡風低彩內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綠野春深花更好,石樓夜午月應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瓊林苑御筵奉送致政太師潞國文公歸西洛
- 凍雀無聲風葉乾,坐來飛霰灑窗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次胡則大賦雪韻
- 思君一夜如千里,手把瓊枝不奈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淮上阻雪寄梅公儀龍圖
- 吟邊莫放酒杯乾,玉樹瓊樓不奈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又次韻
- 玉殿威神來帝福,紫垣風骨敵春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賈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
- 夢憶江湖無奈遠,吟牽月露不勝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永叔戲書
- 鳴雞已報關山曉,來雁遙傳沙塞寒。 -- 出自唐·賀朝·從軍行
- 曲成虛憶青蛾斂,調急遙憐玉指寒。 -- 出自唐·徐安貞·聞鄰家理箏
- 登豈止黃花日字,川練常隨夜月寒。 -- 出自唐·黃麟·游登高山
- 鵲血雕弓濕未干,鸊鵜新淬劍光寒。 -- 出自唐·衛象·古詞
- 影搖千尺龍蛇動,聲撼半天風雨寒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古松
- 當軒不是憐蒼翠,只要人知耐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韓琦·小檜
- 賓客相從筵既冷,士民同出食猶寒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寒食游九仙烏石二山
- 竹葉盡來堂少暖,荔枝無處地多寒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牛頭寺
- 并游英俊顏何厚,未死奸諛骨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送唐介
- 半依巖岫倚云端,獨上亭亭耐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詠松
- 縱吟一夜鬼神哭,開卷滿天星斗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酬盧載
- 船頭獵獵兩旗翻,六月江風灑面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曹比部赴袁州
- 把酒殷勤須會取,風頭只待作春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同賈運使章職方王推官賞梅
- 山光對入鄖城紫,溪影橫飛夢澤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浮云樓
- 波光月色俱清絕,應有新花怯夜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晚晴
- 如何一見張公子,清論如冰灑座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夏
- 清風落紙成佳句,身世渾疑在廣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再和
- 菜絲生葉落雕盤,欲去春衣怯曉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立春二首
- 秋光未老已風酸,還似春來料峭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國博九日
- 翠入重城朝自潤,勢吞平野夏猶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經略司徒侍中過湫馬上始見終南
- 萬井都人蒙煦育,恩深不覺夜來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判府司徒侍中望宸合雪后
- 清渭不隨人事改,溫泉那解客心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司徒侍中留題靈泉觀
- 旱雨驟晴還作熱,炎風寡勢豈成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邱秘校程苦熱
- 吟恐昔人精魄笑,到疑盛夏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涵碧閣東陽山水佳處予聞且久獨未能往近得進
- 關河夜色暗朔漠,樓閣吟魂飛廣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王立之中秋陰云不見月
- 障風護恐檀心損,和雨攀應玉手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席上次韻純甫牡丹
- 雨冷絺衣初覺單,清秋寓直玉堂寒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翰林寓直
- 快過鄰墻無量酒,可奈淮楚如許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奉酬漢臣見簡之什
- 聲入浦云歌扇麗,影浮江月酒樽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與曾公路呂少馮飲曾會卷舟中
- 淮山宿昔面目好,葵藿從來骨相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簡呂少馮
- 坐談稍覺佳月出,起舞不知清夜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呂少馮時余單騎入都將發楚
- 猶堪白墮樽邊笑,端奈紅梅花底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元日呈王長元次元關圣功
- 午枕夢回書帙亂,暮林秋老雨聲寒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黃伯鈞示詩因次韻
- 三尺荒墳埋玉冷,百年壯節倚天寒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劉屯田墓壯節亭
- 眼底莫容蜂蝶亂,好留明月趁春寒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正月強半梅猶未開黃仲秉作詩嘲之次韻
- 猶有故人相慰藉,西山載酒未盟寒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仲秉再用前韻為梅解嘲復和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