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曉來飛雪綴林端,冰玉肌膚巧耐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梅花十絕追和張文潛韻
- 帶雪精神清更好,冰肌元慣朔風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梅花十絕追和張文潛韻
- 坐想云煙走筆端,夜哦佳制老忘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張進彥見寄二首
- 自是清陰能借潤,不應積雨尚流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呂子梅題陳倅窗前新栽竹二首
- 曈曚半弄陰晴日,栗烈初迎小大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浮光丘家山寺
- 咿喔鄰雞夜同闌,曉風驕挾曉霜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夜泊官牌夾口大風追和陳去非歲晚感懷
- 昨朝溪足捎新雨,已覺羸軀怯夜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彥時兄苦旱韻
- 厭浥庭柯雨未乾,乍晴天氣午猶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孫興宗梅花
- 送客篇章堪寄遠,論文杯勺自驅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閭必志見寄韻
- 蜀酒漸宜消晝永,單衣猶覺怯朝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殘次韻張叔元
- 年華不管人將老,門外東風依舊寒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鷓鴣天·每上春泥向曉乾
- 仙去星辰終不滅,至今夢想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上平江陳侍郎十絕
- 布谷催春惜雨乾,白鷗江上未盟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友人書懷
- 安知我公本不死,汝曹有知當骨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拜顏魯公像
- 石根盤屈老蒼官,絕筆殷勤記歲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跋江貫道絕筆古松
- 醉來直駕仙鸞去,不到銀河到廣寒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鷓鴣天·云暗青絲玉瑩冠
- 海棠半坼難禁雨,燕子初歸不耐寒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鷓鴣天·相傍清明晴便慳
- 綠陰青子,后日便東風,秋千散,暮寒生,月到西廂后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驀山溪·清明綠野
- 天機織罷月梭閑,石壁高垂雪練寒,冰絲帶雨懸霄漢。 -- 出自元·喬吉·雙調·水仙花
- 長絳掣去饑鷹飽,故道歸來老馬寒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贈王左丞(二首)
- 欲寄君衣君不還,不寄君衣君又寒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憑欄人
- 氣當霜降十分爽,月比中秋一倍寒。 -- 出自元·耶律楚材·過夏國新安縣
- 苜蓿秋高戎馬健,江湖日短白鷗寒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和姚子敬秋懷
- 玉樓高對蓬萊雪,誰道宮中夜不寒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宮詞
- 路繞居庸烽火暗,城高山海戍樓寒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武昌聞邊報
- 近水云霞晴亦雨,傍巖樓閣晝常寒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月潭寺(二首)
- 柏林楓岸迥宜看,楊柳芙蓉不禁寒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秋日雜興(四首)
- 山中亦有長松樹,待爾青青共歲寒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賦得獨樹邊淮送人之京
- 寶衣夜化空陵火,弓劍秋懸古殿寒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賦得無諸城送浦舍人源歸晉陽
- 落葉走階風動晚,古梅臨水月侵寒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冬夜與高五秀才館林八員外宅
- 平臺樹色催殘照,近郭砧聲報早寒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寄逸人高漫士
- 鹽海已無前日利,冰山誰障舊時寒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廬陵陳少傅挽詩(成化四年)
- 三月梨花風又雨,小樓燕子怯春寒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春怨
- 花庭曬藥日將午,茅屋烹茶春尚寒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病懷
- 花間漫撲雙蝴蝶,宿露偏沾翠袖寒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宮詞二首
- 卻訝西樓降仙子,玉笙吹徹萬家寒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道院秋夕
- 煙火滿城天向夕,一雕飛過不知寒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晚登沁州城有感
- 蒲潦溽蒸號太酷,梅風飄蕩控宜寒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蛙聲
- 羅幕有香鶯夢暖,綺窗無月雁聲寒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隱
- 城頭暝色籠輕霧,樹杪新陽破早寒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至前二日朝天宮習儀
- 卻道詩情多富貴,故教村落寫荒寒。 -- 出自清·黃宗羲·五月二十八日書詩人壁
- 仙峰不間三春秀,靈境何時六月寒。 -- 出自唐·李忱·百丈山
- 白蓮香散沼痕干,綠筱陰濃蘚地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夕愴懷寄荊幕孫郎中
- 四海魚龍精魄冷,五山鸞鶴骨毛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秋十五夜寄人
- 神工舊制泓澄在,天澤時加瀲滟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和翁員外題馬太傅宅賈相公井
- 海澄空碧正團圓,吟想玄宗此夜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庚午歲十五夜對月
- 放心為樂笙歌攢,壯氣激作風霜寒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雜興
- 冰霜谷口晨樵遠,星火爐邊夜坐寒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洛下寓懷
- 日光不透煙常在,先校諸家一月寒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題源分竹亭
- 留君不宿對秋月,莫厭山空泉石寒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山中秋夜喜周士閑見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