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天南海北有離合,此生此意無寒盟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陳及之
- 千里誰能攜客枕,一燈還此對寒窗,圣門莫忘心期遠,文鼎何妨笑力扛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池子文
- 一笑書生強多事,蕭蕭飛雁落寒汀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望建康諸山
- 開秩快觀醒倦眼,挑燈細讀度寒更。 -- 出自宋·王藺·和楊廷秀至后睡覺
- 細數平生歸計是,待耕明月種寒梅。 -- 出自宋·王名遂·答曾節推
- 雙雙含薦背曉霜,盡隨鴛鷺立寒塘。 -- 出自宋·王奇·續縣令題雁詩
- 已覺江南得春晚,懸知塞北更寒深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飲御園梅下
- 風雷激烈龍池夜,草木凄涼雁寒秋。 -- 出自宋·王陶·佛教光寺
- 飲鹿澄潭環細浪,啼猿拱木網寒藤。 -- 出自宋·王獻臣·寂光寺
- 生前千騎不招買,身后一盞同寒泉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何子楚
- 又聞弈棋多仙侶,常向局中送寒暑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道士年十三骨氣有異弈棋得妙處鮮能對者推
- 我時方冬寓窮屋,喜氣不覺排寒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曹嘉父
- 心知得路適遠意,愿結茅廬當寒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因與伯氏同一僧話武夷事作詩追寄之
- 自刻肺肝戾定誓,時牽耳目雙寒盟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舊聞邵叟名今識面目於詩句字畫中輒取二詩賡
- 早是登臨饒客淚,幾行征雁落寒沙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留題翠峰
- 定是當年鶴氅翁,神氣飄飄犯寒發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路居士山水歌
- 游騎但知夸艷麗,祠門直莫歡寒微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上元二首
- 殿閣嶙峋如疊玉,凌晨人步廣寒宮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和氣先春宮掖暖,鳳釵不用辟寒金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離離漠漠霜蕪沒,江上陰風攬寒日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送齊六歸石城
- 早日功名世背馳,擬將文字療寒饑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以易授玭有契於予心喜而成詩
- 云母屏風珍珠箔,香銷金鴨春寒薄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白佇詞
- 隔岸垂楊遮酒店,風簾移影照寒溪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春日書所見
- 攜杖攙先出城去,角聲吹月墮寒江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曉發姑孰城
- 百刻香殘隕蓮燭,九龍吐水漫寒漿。 -- 出自宋·蕭貫·句
- 要識先生獨醒處,平生心事在寒泉。 -- 出自宋·蕭澥·題東籬采菊圖
- 特特攜筇探洞房,中藏精氣凜寒芒。 -- 出自宋·謝牧·題洪陽洞石上
- 夾岸松筠倒流影,炊煙漁父近寒城。 -- 出自宋·邢恕·朝陽巖絕句
- 玉輦不游芳草合,屯云翠蓋寄寒螀。 -- 出自宋·徐起濱·吳越王廟
- 天地中間許多事,不應暑往不寒來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六·有感二首
- 只有梅花耐清苦,霜風枝上犯寒開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冬日雜言五首
- 猨鶴認名聽號令,淦樵報禮敘寒溫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下第歸故園
- 又祝公如松與柏,樵斧焉知歲寒色。 -- 出自宋·嚴敦常·壽開府
- 紅日射芒穿密樹,青山倒影浴寒潭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自笑二首
- 竹杖芒鞋度斷岡,崎嶇小逕繞寒塘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芳溪閒步
- 今夕細吟詩說與,來年此際莫寒盟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雪月梅
- 到今晝夜流光涌,金烏夜照廣寒殿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內丹歌
- 蕭蕭指下生秋風,漸漸幽響颼寒空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乾道撫琴有作
- 薤露有歌凄曉月,絳紗無主蔽寒煙。 -- 出自宋·姚辟·挽老蘇先生
- 蘋藻魚游知暮雨,薜蘿人去鎖寒煙。 -- 出自宋·姚辟·漣漪洞
- 我有賜馀蒼玉璧,與君同試酌寒泉。 -- 出自宋·易群峰·初入洞霄
- 廢堞棲烏啼夜月,閑壕留雁叫寒更。 -- 出自宋·易時敏·陽樂故城
- 徑入古松行落葉,目隨飛鳥破寒煙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鹿田
- 往事茫茫何處問,殘煙衰草泣寒蛩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送友人之武林
- 老樹蕭蕭吹古風,滿階落葉鳴寒蛩。 -- 出自宋·俞豐·鳳山
- 有如妙響發朱弦,恰似清音動寒玉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何司業和屋字詩見詒次韻奉酬
- 卻向蘇堤剝新芡,更尋蕭寺聽寒蟬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記六月二十日湖上所見
- 賴得蘇州情義重,肯令從事問寒溫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謝陳蘇州送酒
- 竹笛當年同秀質,桃笙何處避寒光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謝張使君惠簟
- 九日黃英凜碎金,三冬翠干森寒玉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種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