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日來運氣頗自別,顛倒溫涼與寒熱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醫士詹翠峰
- 梅坡先生真絕俗,夜月清標照寒水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別永福諸友
- 擁孤衾,正朔風凄緊,氈帳夜生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天迪·一萼紅·擁孤衾
- 商罔不聞鳴老鳳,江湖夜雨啼寒螀。 -- 出自宋·蔡士裕·贈琴士周芝田
- 三田寶,鎮長存,赤帝分明坐廣寒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漁父詞一十八首·初九
- 出門兩腋生清風,身在嫦娥廣寒殿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浴
- 蒲劍欲飛春漲急,柳錦才脫曉寒輕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別子陳子
- 醉眼不知塵世有,直疑身在廣寒宮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折桂園友人宴
- 松竹不凋霜后翠,玉肌得共歲寒三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和秀卿梅二首
- 此后莫教塵點染,他年長照歲寒姿。 -- 出自·***·青蘿帳女贈穆郎(榕樹)
- 坐聽宮城傳晚漏,起看衰葉下寒枝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秋燈對雨寄史近崔積
- 多謝東風舊相識,少年樂事已寒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新晴二絕
- 踏破蒼苔馬有聲,百金一諾不寒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祝季通韻
- 若要四時春不去,更添秋菊與寒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楊秀才園三亭·移春
- 夜夜砧聲催客去,年年雁影帶寒來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客中作
- 我有清風高節在,知君不負歲寒交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題趙支
- 六出花飛處處飄,粘窗著砌上寒條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淮南李相公紳席上賦春雪
- 射策明時愧不才,敢期青律變寒灰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射策后作
- 更深彈罷背孤燈,窗雪蕭蕭打寒竹。 -- 出自唐·李宣古·聽蜀道士琴歌
- 廣陌萬人生喜色,曲江千樹發寒梅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看榜日
- 偷號甲兵沖塞色,銜枚戰馬踏寒蕪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邊思
- 庭葉霜濃悲遠客,宮城日晚度寒鴉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晚秋洛陽客舍
- 薄暮焚香臨野燒,清晨漱齒涉寒流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送元敘上人歸上黨
- 祝陵有酒清若空,煮糯蒸魚作寒食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陽羨春歌
- 白日不照耒陽縣,皇天厄死饑寒軀。 -- 出自唐·崔玨·道林寺
- 新血濺紅黏蔓草,舊骸堆白映寒暉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兵后尋邊三首
- 突險呀空龍虎蹲,由來英氣蓄寒根。 -- 出自唐·鄭損·星精石
- 鄉國近來音信斷,至今猶自著寒衣。 -- 出自唐·盧汝弼·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
- 兵罷淮邊客路通,亂鴉來去噪寒空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吊萬人冢
- 解報可能醫病雀,重燃誰肯照寒灰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西寨寓居
- 天遠有書隨驛使,夜長無燭照寒機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覽柳渾汀洲采白蘋之什因成一章
- 三尺焦桐背殘月,一條藜杖卓寒煙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斃驢
- 水木清涼夜直廳,愁人樓上唱寒更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秋宿長安韋主簿廳
- 溪閣共誰看好月,莎階應獨聽寒螀。 -- 出自·李中·秋夜吟寄左偃
- 江島窮秋木葉稀,月高何處搗寒衣。 -- 出自·李中·杪秋夕吟懷寄宋維先輩
- 十月芙蓉花滿枝,天庭驛騎賜寒衣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宣賜錦袍設上贈諸郡客
- 乍覺疏林多爽氣,漸疑幽石減寒棱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山居引泉
- 余逸)霜添柏樹冷,氣拂桂林寒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(《漳江感懷》)暮鳥歸巢急,寒牛下隴遲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何事天時禍未回,生靈愁悴苦寒灰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悲長安
- 二郎切切聽我語,仙鄉咫尺無寒暑。 -- 出自唐·成都醉道·示胡二郎歌
- 江水沉沉帆影過,游魚到晚透寒波。 -- 出自唐·閻選·定風波·江水沉沉帆影過
- 灼灼春園晚色分,露珠千點映寒云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春日游北園寄韓侍郎
- 因起舞為樂,崆峒試倚,魑魅膽寒石自裂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蘭陵王 賦古劍,用吉善甫韻 圭塘樂府卷一
- 自言閱遍世間人,要觀塵俗酸寒狀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踏莎行 贈相士 圭塘樂府卷三
- 衣袂不經塵世染,夢魂猶帶廣寒香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茌平縣西門郵亭廢圃中有花名玉瓏瑽枝葉與瓊
- 池邊橢石亦灰飛,此水依然瀉寒玉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盧□□尹宜興秩滿以兵亂久寓無錫今知昆山州
- 歲晚歸舟經甫里,好尋漁父過寒汀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萬法寺喜書
- 萬里豈無祥瑞應,四方已在饑寒里。 -- 出自元·舒*·滿江紅 時雪快晴,苗民攻宣,未克,往來郡
- 年華晚,煙水正深,難折梅花寄寒驛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蘭陵王 歲晚憶王彥強而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