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忽傳新詩幾生光,斂衽正色而寒芒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朱季公寄詩有懷真率之集次韻
- 惆悵秋清無一葉,空余枯卉縋寒瓜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過故家
- 雪里最憐梅破萼,花時那負歲寒心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武公望雪梅五首
- 白發驚人風落帽,黃花伴我歲寒枝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重九道中懷長兄二首
- 雪屋云林淡相對,月邊依約有寒梅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詩僧常不輕以梅花句得名于時雪后踏月相過論
- 聽鳳竹聲中,犀影帳外,簌簌釀寒輕雪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摸魚兒·掩凄涼
- 歸來忍見,重樓淡月,依舊五更寒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一叢花·傷春時候一憑闌
- 松菊不關年少事,冰霜曾與歲寒期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秋懷
- 擾擾漫天空眩目,看看出日為寒心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連日大雪獨坐有感
- 窮山鑿石出奇怪,顛坑仆谷無寒溫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贈孫尉姑蘇紫石銚孫有詩次韻
- 膏雨任能滋宿麥,香風先已上寒梅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宋宰立春雨
- 閉戶從教行跡斷,裹裘猶怯暮寒欺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漢老弟喜雪
- 青帝未教春滿目,玄冥還有歲寒心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子長縣尉林同年立春后十日風雪大作訪客不
- 老去青衫誰著眼,向來白戰尚寒心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次林正甫韻
- 海東推上月輪來,鱗龍閃閃浮寒玉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馬橋秋月
- 落盡群芳未肯晴,重尋破褐尚寒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偶成
- 此樹與君同所植,交情要保歲寒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明叔七首
- 儻有新聞幸無棄,素書無只報寒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曾運使
- 口腹定繇勤力許,衣裘寧怕大寒加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田家即事
- 自度才能不堪舉,直思求地勉寒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韓建寧赴召二首
- 政自摧頹同病鶴,況堪吟颯類寒蟲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一月初五日晨起書呈葉德章司法
- 羨君聚首共文書,憐我離形屢寒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王伯玉兄弟皆用叔文韻作詩見示答之
- 冷蝶不知時節晚,伶仃猶自抱寒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書靈鷲壁
- 睡味不應如許好,不來吟詠答寒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夜作絕句三首
- 紫檀枝似流蘇帶,黃金須勝辟寒鈿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最高樓 詠梅
- 六六天頭一輪月,玉斧修成廣寒闕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題鄒氏桂軒
- 聞說埋銘親付祝,照碑斜日下寒林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福國太夫人陳氏挽詩
- 孰南孰雅喚莫前,虛簫浪管吹寒煙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題孫季蕃詩
- 宅舍空荒轉頹漏,騶仆藍縷常寒乞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超然堂
- 若挹風光當豪饌,豈同經史作寒菹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石洞書院
- 幾點山河浮色界,一簪風露拂寒星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夢游仙/戚氏
- 更日薄煙輕,荷花似醉,飛鳥墮寒鏡。 -- 出自宋·杜旟·摸魚兒·放扁舟
- 聞道君侯當誕日,歡聲解壓春寒峭。 -- 出自宋·劉仙倫·滿江紅·鳳歷更端
- 吹罷玉簫香霧濕,殘月墜,亂峰寒。 -- 出自宋·劉仙倫·江神子/江城子
- 鶴護青松生老珀,龍歸丹井應寒潮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次韻沈臺州游桐柏山
- 聽到三閭沈絕處,慘悲風、搖落寒江岸。 -- 出自·李好古1·賀新郎·人物風流遠
- 遠向松罔分老蔭,近于菊畹借寒香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作堂六桂之東命之曰桂生取漢人招隱篇桂樹業
- 身是定僧無欠剩,惟余雙鶴報寒更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晨興散步
- 風饕雪虐真養素,笑枕溪流漱寒石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韻簡菊坡
- 竹下幽香祗自知,孤高終近歲寒姿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竹下見蘭
- 能令齒吻策余烈,一鼎松風漱寒乳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適得滷頗佳遣餉菊坡因記曾作蛤子詩有文身吳
- 東風不借半分力,老樹絲窠罥寒織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廣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實根葉譜入秀句輒效反
- 帝象初裁新樣月,蒼然正色摩寒宮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碧扇行
- 案上有琴恨舊響,墓頭無火續寒燈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挽宋耆卿
- 斑駁云開,濛松雨過,海棠花外寒輕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夜合花·斑駁云開
- 袖口香寒,歌喉春暖,不管雁邊寒緊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夜行船·翦水天風吹醉醒
- 人憐風雪拘系之,委棄衰草蟠寒泥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鶴山書院前為荷塘三即其小嶼筑亭久矣春后八
- 但原多書沖佑考,與君長伴歲寒枝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李德秀致政以其生日前一日約士友至長慶院訪
- 玉倚蒹葭方借潤,珠移甓社陡寒光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程少逸餞楊叔禹教授
- 一點陽和消不斷,春風又長歲寒枝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丁制置遠迎三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