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閩雪少曾棲瓦白,怪來浩浩擁寒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白水雪梅二詩
- 幽興無邊未遽窮,泉聲隨屐下寒空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游密庵三首
- 懊恨劉郎招不得,瘦筇獨自入寒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約致明入開善不至二首
- 軟草豐苗任滿前,蒼然觳觫臥寒煙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和丘斯行牧牛頌
- 旅枕夢魂歸路遠,秋江風緊夜寒多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浣溪沙
- 天便遣、清愁易長,春衣常恁香寒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漢宮春·花隔東垣
- 故園晚、強留詩酒,新雁遠、不致寒暄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玉胡蝶/玉蝴蝶
- 巖瀑垂垂騰曉蜃,野田渺渺落寒鴉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
- 收拾碎磚裨暖炕,掘穿平地結寒爐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幽州會同館
- 黑風滿天紅日出,千里萬里棲寒煙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斡魯垛觀獵
- 湘江一醉不復歸,四松寂寞擎寒玉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昝元帥相拉浣花溪泛舟
- 峨眉縣西四十里,峭壁懸崖削寒翠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光相寺
- 先生對雪望江南,嗅認梅花忍寒折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慶資深康樂園四詠
- 夫子文章仆命騷,高標寧若歲寒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周少隱實錄院對竹三首
- 梅花似是東君客,漏洩春風犯寒坼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王覺民梅花詩
- 胸中之奇老未吐,忍死山谷甘寒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管養正長歌
- 清意不曾吟得盡,夜來明月浸寒溪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崇因院清軒
- 獨立前村聊送目,孤村送水鬧寒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王覺民雙泉道中
- 小試馮川三異,無數成陰桃李,寒谷自春生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調歌頭·筆陣萬人敵
- 年華催晚,聽尊前偏唱,沖暖欺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十月桃
- 江南江北云自碧,人不見,淚花寒,隨雨飄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明月引/江城梅花引
- 冰溪空歲晚,蒼茫雁影,淺水落寒沙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三犯渡江云/渡江云
- 森玉筠林,涌金泉眼,際山千丈寒輝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滿庭芳 李虞卿見示樂府長短句,極言共山百
- 青蕪平野,小雨千峰,還成暮陘寒色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聲聲慢 涼陘寄內
- 忽聽松風翻蟹眼,卻疑春雪落寒江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伯堅惠新茶綠橘香味郁然便如一到江湖之上戲
- 金鉦取掛扶桑曉,照見璚田出寒莩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白雪辭
- 空令漢女嫁非匹,穹廬夜夜愁寒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花門引
- 姑嫜繼歿骨肉孤,夜夜青燈泣寒杼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貧婦謠
- 長年捩柁稱好手,小腰失箸生寒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乙酉四月二日與蔣桂軒伯仲諸友同泛震澤大小
- 鴟夷入海人不識,漁媼漁王配寒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乙酉四月二日與蔣桂軒伯仲諸友同泛震澤大小
- 家人解事,準備深尊,旋遣夜窗寒解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蘇武慢 歲晚再雪,仍用前韻
- 鄱陽十日路斷截,廬山百姓啼寒餓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豆踠行
- 露下菰蒲有雁聲,曉驂初發宿寒輕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海口道上有述懷鄭二宣
- 枝上啼鴉散曙煙,枝頭殘照咽寒蟬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賦得獨樹邊淮送人之京
- 百年日日宜清明,昨日無端送寒食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清明日游新城觀音祠
- 宜秋軒東一株桂,香葉婆娑擁寒翠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宜秋軒桂
- 黃篾樓高春夢破,綠羅衣薄暮寒生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和謝雪坡錢塘見寄
- 我聞此語重嘆息,助以唧唧鳴寒膋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句容送蔡惟中
- 晴意初從甲子回,江亭更集暖寒杯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冬甲子晴江亭小集
- 有約歸來恣吟嘯,冬心話與歲寒人。 -- 出自清·林則徐·題雙松山館二律
- 兩軸蚌胎驪頷耀,枉臨禪室伴寒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秦府推官寄丹臺集
- 千里阻修俱老骨,八行重疊慰寒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答無愿上人書
- 休問蒙莊材不材,孤燈影共傍寒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秋夕言懷寄所知
- 長憶相招宿華館,數宵忘寢盡寒燈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金陵幕中李郎中
- 藥鼎近聞傳秘訣,詩門曾說擁寒爐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招湖上兄弟
- 柴門沒脛晝不掃,黃昏繞樹棲寒鴉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苦雪寄退之
- 太歲只游桃李徑,春風肯管歲寒枝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悲新年
- 今日到來何物在,碧煙和雨鎖寒林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金陵雜題二首
- 白骨已枯沙上草,家人猶自寄寒衣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吊邊人
- 征客去來音信斷,不知何處寄寒衣。 -- 出自唐·張汯·相和歌辭·怨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