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所不同者一輪月,下上青鏡奩寒銀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秋夜登湖橋
- 去燕來鴻,尋梅問柳,寸念從他寒暑熬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沁園春·暫聚如萍
- 持戒十年今始定,邯鄲夢不到寒衾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鐵色驄驕,金花袍窄,未覺塞垣寒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喜遷鶯·淮山秋曉
- 歸去來兮怎得,盡鷺翹鷗倚,乍寒時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齊天樂·孤篷夜傍低叢宿
- 月出未出山蒼蒼,明毫倒射生寒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中秋
- 怪石堆云矗大空,女媧練出廣寒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月巖
- 講罷肯同詩保社,有如江水敢寒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太博
- 萊服根松縷冰玉,蔞蒿苗肥點寒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盤
- 此公要亦非知我,志士從前例寒餓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合紙屏為小閣畫臥袁訪戴其上名之曰聽雪各與
- 邊角悲鳴霜撲地,將校寧甘潑寒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閱視賞射
- 客子慣眠蘆葦岸,夢成孤漿泊寒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聞雪
- 久客自知秋意思,底須蛩雨做寒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齋宿
- 分棟驍雄上下番,汛埽蠲明節寒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檻虎行
- 盡讓世間凡草木,再三守此歲寒姿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正月盡山間梅花猶有未放者
- 傷心事,還似去年,中酒懨懨度寒食。 -- 出自宋·施岳·蘭陵王·柳花白
- 與月交光呈瑞色,共花爭艷傍寒梅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詠雪
- 云傍水村凝冷片,雪連山驛積寒光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暮冬送何秀才毗陵
- 寂寞枯枰響泬寥,秦淮秋老咽寒潮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金陵后觀棋
- 詩成仰視天蒼茫,夜半太白生寒芒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題李太白觀瀑布圖
- 莫道曉風猶料峭,內家新賜卻寒簾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艷陽祠(三首。效唐人體)
- 于時同云冪四野,勢欲釀雪增寒威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錢允一還天臺詩(并序)
- 終日奔忙只為饑,才得有食又寒衣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玉如意所唱小曲(諷乾隆)
- 今辰何辰夕何夕,留與千年作寒食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綿山怨
- 近從畫竹得篆法,坐對涼陰刻寒玉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陸寬瘦竹卷
- 靈吹下時神語寂,瓊樓高處曉寒多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齋和居世賞編修韻
- 坐倚孤筇臥擁衾,重門未放野寒侵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次韻體齋病起見寄
- 應似崔家亭下鷺,獨拳秋雨向寒塘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邵東曹墮馬傷足次武昌韻
- 鉛山不作桐城逝,海內騷壇委寒灰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憩紅詩課戲題一待于后
- 夏后功名馀片石,漢王鐘鼓撥寒灰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溫甫讀書城南寄示二首
- 四面山屏疊萬重,古嵐濃翠鎖寒空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凝碧亭
- 無限少年心上事,半簾豆雨語寒螀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自哂
- 青篛緣蓑觸風雨,風雨舟中歷寒暑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漁父辭
- 彩鳳拂衣鳴翠竹,素鱗鼓鬣出寒波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鼓瑟
- 剪剪霜風起晚吹,一溪流水浸寒暉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桂村
- 風傳{左禾右罷}稏香,鼓腹寒巖畔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六踞名藍兮一笑來歸,青燈夜寒兮香風馥馥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更問清涼多少眾,月移松影落寒潭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三十三首
- 莫有不被謾□么,我且問你,雞寒上水,畢竟是祖意是教意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雅合無為深見識,陰陽去住捉寒暄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雅合無為深見識,陰陽去住促寒暄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抉云翻空鰲足折,黔黎竄伏如寒蛩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游武夷
- 受命于天已背時,形模骨相歲寒姿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梅三首
- 張陳漫浪耳熱初,管鮑綢繆歲寒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通州通判陳日華二友齋
- 喜得家書睡不成,擁衾欹枕數寒更,沖風勿板俄驚曉,映日紗窗又報晴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京都旅臥
- 坐上酒生冬暖意,檐前梅弄歲寒容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再與鼎臣游龍門寺
- 來怯南中氣候偏,歸乘不熱不寒天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舟至衡陽入茶陵
- 城郭譙樓吹凍角,郊原驛舍搗寒砧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十一月六日雨至次月一日始霽
- 何幸承君生顧盼,豈辭零落委寒塘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金陵社集詩
- 極知無意競秋光,往作橫窗歲寒供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送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