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塵滿人間,有誰能,分得廣寒風度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花心動 贈散妓蟾宮秀
- 五門曙色開龍尾,十日春寒健馬蹄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錢塘春感六首
- 苕花薲葉繞林扉,獨立蒼寒見紫微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秋感(六首)
- 蓮壺漏沉薇露涸,枯梢號寒風隕萚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陪神保大王宴朱將軍第聞彈白翎雀引(有序
- 夜深鮫宮屏機杼,風吹草寒髑髏語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趙氏雙珠辭
- 梧桐落翠露華冷,絡緯啼寒月影流。 -- 出自元·周巽·江南弄
- 天地青蠅擾擾,只依舊、歲寒蒼翠。 -- 出自元·馬需庵·水龍吟 贈人二首 以上三首見永樂大典三千零
- 隱隱迢迢,霏霏拂拂,蔓草 煙秋色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·身在云間
- 蟲鳴葉落不開門,秋雨凄寒夕氣昏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李宗嚴俞友立黃子仁余舊同學友也仲秋雨夜會
- 諸事不違,順承顏色,飲膳寒溫時用均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處世為人
- 寄謝竹林舊友,且休筆削寒盟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·憲陵臺畔客
- 太行晴霽,孤墉高處揖清寒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望月婆羅門引 春雪后看山
- 卻念都城手種,誰興護霜寒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婆羅門引 病中對菊
- 望西南之柱,插開翠,一峰寒。 -- 出自元·陳思濟·木蘭花慢 右與宣慰趙中順讞浙西之余杭,相
- 問神仙何處,尋溪路,水聲寒。 -- 出自元·劉元·木蘭花慢 和陳思濟 洞霄詩集卷九
- 訪仙家洞府,仰天柱,徹高寒。 -- 出自元·李德基·木蘭花慢 和陳思濟 洞霄詩集卷九
- 上盧溝一望,正紅日、破霜寒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木蘭花慢 曉過盧溝
- 愧我衰殘,終然無補,久矣寒灰枯樹枝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題戶部郎完顏正甫舒嘯園,仍用盧齊
- 如何奈,強支撐病骨,獨伴寒?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韓云卿 司邀賞牡丹,且云, 芍藥有
- 詰旦,兄別去,距今又二十寒暑,悲喜恍惚,乃情何如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南鄉子 鵬舉兄致仕,寓家松江。今年秋,獨
- 茫茫大塊洪爐里,何物不寒灰。 -- 出自元·劉因·人月圓·茫茫大塊洪爐里
- 東風吹落櫓聲遙,又喚起、寒云一片。 -- 出自元·滕賓·鵲橋仙 讀畫齋叢書本元草堂詩馀卷上
- 出入圣神工巧,操縱溫涼寒熱,功用妙無涯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水調歌頭 代贈醫者葛道夫
- 著取層梯直上,闌*出高寒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八聲甘州 題西山爽氣樓
- 十萬紅妝梳洗罷,翠袖春寒猶薄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百字謠 海棠
- 雪香飛盡江梅,上林桃李寒猶*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戊午春詠杏花
- 回首天涯,一抹斜陽,數點寒鴉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折桂令·對青山強整烏紗
- 孔林喬木,吳宮蔓草,楚廟寒鴉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人月圓 山中書事 北曲聊樂府前集今
- 足下云生,袖中雷起,劍吐寒光射九重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沁園春 真風子
- 倚墻花盡蜂猶戀,隔院苔寒鼠亦閑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暮春過宗武
- 每依群從挹襟期,照坐高寒野鶴姿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壽陳止存翁七十
- 松三千年鐵作膚,石亦蒼寒太古色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蘇昌齡畫
- 古藤酒醒春風在,甓社珠寒夜月空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高郵
- 一枝新雨帶啼鳩,喚起春寒枝上頭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梨花錦鳩
- 馬頭忽見梅如雪,縱有輕寒不著人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臨溪橋
- 海棠陰淺日黃昏,畫閣輕寒繡被溫。 -- 出自宋·呂夏卿·春陰
- 收來比屋機杼鳴,誰復號寒嘆落魄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鄰女搔綿吟
- 庭梧影薄晨霜落,籬菊香寒晚吹生。 -- 出自宋·孫僅·句
- 可堪更是黃昏景,燕冷鶯寒恨想同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花雨比下秦中
- 江南梅早多紅帶,渭北山寒少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對酒
- 風幡輕細翠悠飏,樓閣輕寒水滿塘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和太素春書
- 老年拄杖猶無力,況是饑寒氣血衰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池上書懷
- 吾悲夫二子之死也,誠如寒蚓與秋蓬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平陵東行
- 萬民敬肅哀泣,不知北風寒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水調歌頭 天安門詩抄
- 小船密坐頸難伸,盡是饑寒不遇身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詠快活三首
- 侯門歌舞看難足,編戶饑寒心厭多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對雪
- 無端自被功名迫,漢節沖寒上玉京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湖南盧提刑赴召三首
- 閑拋歲月供書冊,長把饑寒為友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陳正己赴調
- 君家雪窗小溪曲,溪綠窗寒當家足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題張道寒綠軒
- 意濃態遠十洲人,歲晏天寒七澤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水仙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