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在第6個字的詩句
宛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舍榜五株柳,宛是陶家宅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撫松堂
- 青松百尺余,宛彼山之陲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紀鶴
- 頗有名勝士,宛然交道存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聽照曠塵外琴
- 裔孫有清風,宛若先生詩。 -- 出自宋·李洸·題清芬閣二首
- 不異醴泉甘,宛同神瀵潔。 -- 出自宋·劉達·惠山泉
- 至今五云宮,宛在平原曲。 -- 出自宋·劉應龍·游寺云觀
- 了然蘭臺夢,宛渡瀟江湄。 -- 出自宋·盛某·題淡山巖
- 攝衣請從之,宛如在中林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同馮蓬州當可游中巖分韻得林字
- 千里同風事宛然,云山雖別何曾別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偈頌九首
- 無意來時卻宛然,有心用處還應錯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偈頌九首
- 貪夫所甘心,宛轉無由出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人生幾何行
- 徘徊望原田,宛轉赴林藪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春夜夢游溪上如世傳桃源與梵僧仙子偶具蟠桃
- 西南數奇峰,宛同親弟兄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隱懷
- 隨宜也機輪宛轉,妙應也關捩虛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一機色前自宛轉,萬像頭上誰安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碧玉盤中珠宛轉,瑠璃殿上月徘徊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別覺知藏
- 壑津軟緣自宛轉,岸樹老碧長陰森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庚子冬二十八日天意晴和與止上人同南麓行橫
- 風沙無豈大宛種,雖有八極安能超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天馬歌
- 繽紛迎酒伎,宛轉賣花聲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武林絕句二首
- 物外山供情宛轉,吟邊海鑲思漲漫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程森甫見示同伯幾游雪矼觀海棠之作伯幾賞與
- 眷言旉原居,宛在瀑布前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和陶詩六首·和歸田園
- 居然三伏景,宛若九秋涼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謁梓潼廟訪黃薜泉試茶
- 中流失舟楫,宛在水中泜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代徐思遠謝張季萬
- 夕陽西欲沒,宛轉山氣昏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晚歸
- 方其如虧時,宛然蟲食皿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甲戌九月日有食之紀異三十韻
- 何殊鐘在簴,宛如刀出鞘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殿廷初考壙同舍約共賦詩
- 英英玉華姿,宛有郁林象。 -- 出自宋·謝安之·世居亭
- 詩成自長吟,宛轉音和融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登石魚樓
- 花如窈窕人,宛在水中沚。 -- 出自宋·楊怡·成都運司園亭十首·海棠軒
- 迢迢萬丈嶺,宛轉蒼龍脊。 -- 出自宋·章槱·千頃山
- 三郎神照藏,宛苦雛在殼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潮州吳宅三甥
- 天風掃微云,宛轉樹頭直。 -- 出自明·周之翰·題疏山
- 江上晚來山,宛似五湖綠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江上晚來山
- 蓬萊白銀宮,宛轉在幾格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雪后南泛宿潘氏
- 裁為膝上琴,宛抱《咸池》曲。 -- 出自明·成侃·古曲
- 別館春云宛宛舒,華山國里似華胥。 -- 出自明·鄧渼·奉寄華山王
- 青山獨無恙,宛對別來身。 -- 出自明·范汭·雨中訪吳允兆
- 特地一抔起,宛然湖中央。 -- 出自明·葛一龍·鳩峰送萬二之泖上兼寄朗倩明生舜五
- 聯以翠織成,宛轉衣帶間。 -- 出自明·胡翰·擬古(九首)
- 上之回,自大宛。 -- 出自明·胡纘宗·上之回
- 荊梁寒色迥,宛閟亂流深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襄陽隆中四十四韻
- 五城雙闕外,宛在畫圖中。 -- 出自明·金幼孜·奉和學士胡公春日陪駕同游萬歲山(二首)
- 今觀此圖猶宛然,只多舐犢雙崖邊。 -- 出自明·蘭江濋公·牛圖
- 遙矚盈庭樹,宛然別一丘。 -- 出自明·劉玨·寄傲園小景十幅仿盧鴻一草堂圖詩自題(十首
- 曉色動愁香宛宛,夜魂追夢玉盈盈。 -- 出自明·盧儒·則學以晝索賦梅柳(二首)
- 巉巖龍池頭,宛轉鵝山趾。 -- 出自明·馬治·登西崗望龍池諸峰贈周履道
- 何事驅車窮宛洛,無人知道昨年非。 -- 出自明·阮自華·晚步宣氏莊山麓
- 藤蔓附高樹,宛轉尋柯條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感懷詩(四十首。有序)
- 先烏孫,后大宛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天馬來(讀史記作。俞憲曰:“此記正德
- 亭亭西樵峰,宛在南海湄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羅浮歌寄洛陽李長史仲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