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在第6個字的詩句
宛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其詞何亹亹,宛若對風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
- 當茲思再春,宛然同俟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裴如晦秋懷
- 孤亭疊嶂東,宛是古屏風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西暉亭
- 一水貫來深宛轉,萬家圍去綠參差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張子望顏伯儀上關納涼
- 持酒伊聽聲宛轉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蝶戀花·綠盡燒痕芳草遍
- 在一氣盈虛,宛轉循環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春從天上來·身世蝸蠻
- 玄雖巧侔寫,宛如榻上床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反太玄詩
- 單衣不得出,宛轉眠被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日雜書八首
- 蕭條寄產大宛城,我非爾乘徒爾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天馬歌
- 先生神貌獨宛然,但覺巖巖瘦而實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再寄
- 寧知武陵趣,宛在市朝間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題韓少府水亭
- 何時復相遇,宛在水中流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薛植入京
- 征帆一流覽,宛若巫山陽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朱使欣道峽似巫山之作
- 雖云相識晚,宛若故情濃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翁應叟
- 浮游五湖內,宛轉三江里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古意六首
- 回抱金堤清宛轉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清平樂·天連翠瀲
- 但目極心傷,宛轉虞兮楚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三百年
- 先得月、玉樹宛若籠紗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瑤臺聚八仙/新雁過妝樓
- 若到舊鄉里,宛如曾討論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憶舊游
- 身如萬箭攢,宛轉迷所之。 -- 出自宋·蘇渙·變律(本十九首,今存三首)
- 惟吾廷老生,宛在城北隅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圣俞飲廷老家晚又飲原甫家
- 霜髯照四坐,宛是商顏來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子華兄太素泛舟香菜門
- 或凝如蓋覆宛宛,或散如指長摻摻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
- 見之懷抱中,宛有成人器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哭小侄梅老
- 江山渺何許,宛然挹清揚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答吳尚書
- 予聞心鼻酸,宛若身在疚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贈劉俊民先輩
- 花枝揚揚蝶宛宛,風多力薄飛難遠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美人撲蝶圖
- 宛轉復宛轉,宛轉日幾回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宛轉行
- 行人入村花宛宛,吠犬隔水樹深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過北塘道中(四首)
- 回回別澗通,宛宛連崗繞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剡原九曲(九首)
- 何地早芳菲,宛在長門殿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芳樹
- 長竇亙五里,宛轉復嵌空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過蜀龍門
- 往年讀書處,宛爾舊茅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
- 翩翻槍榆鳩,宛轉匿絮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貧居
- 夜長天籟絕,宛轉愁奈何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鐵如意
- 默存處,清都宛在須臾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滿庭芳·天壤茫茫
- 剪燭停杯聽宛轉,不妨白雪映青蛾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燈夕獨酌二絕
- 嚚塵一關隔,宛在水中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冷廨面挹重湖結樓以收逸放之景扁以清斯諸友
- 景趣無窮來宛轉,一抹嵐光見平遠。 -- 出自·張衡·用廣陳君以畫徵題
- 陰陰豫章館,宛宛百花亭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
- 毳幕夜來時宛轉,何由得似漢王邊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明妃曲四首
- 寶坊若花積,宛轉不可窮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至閑居精舍呈正上人(即天后故宮)
- 盛如唐創業,宛勝晉朝儀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壽春節進
- 沛水祥云泛,宛郊瑞氣浮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奉和過舊宅應制
- 魯幕飄欲卷,宛駟悲還顧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謝都督挽歌
- 深疑一夜雨,宛似五湖春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乾符丙申歲奉試春漲曲江池
- 商州楚地戶,宛在江漢偏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木瓜
- 篙師暗理楫,宛轉到深處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北湖集句
- 長鯨跨十尋,宛轉在平陸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鯨魚
- 雖微調鼎味,宛有金鉉色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張巨山賦蠟梅因成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