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宛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紅顏零落歲將暮,寒光宛轉時欲沉 -- 出自·鮑照·擬行路難?其一
- 餐霞樓上動仙樂,嘈然宛似鸞鳳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
- 多生綺語磨不盡,尚有宛轉詩人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僧潛見贈
- 羈枕未容春夢斷,清都宛在默存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永和清都觀謝道士童顏鬒發問其年生于丙子蓋
- 二馬并驅攢八蹄,二馬宛頸??尾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韓干馬十四匹
- 祗有西湖似西子,故應宛轉為君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前韻答馬忠玉
- "吳人用其語為歌,含思宛轉,聽之凄然,而其詞鄙野,為易之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陌上花三首(并引)
- 楓橋三瑞皆目見,天意宛在虞鰥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蘇州姚氏三瑞堂(姚氏世以孝稱)
- 管急絲繁拍漸稠,綠腰宛轉曲終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雜曲歌辭·樂世
- 管急弦繁拍漸稠,綠腰宛轉曲終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樂世 一名六幺。
- 楚南饒風煙,湘岸苦縈宛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送友人游湖南
- 出門信馬向何許,城郭宛然相識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憶昨詩示諸外弟
- 龜甲參差白虹色,轆轤宛轉黃金飾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寶劍篇
- 憶昔君前嬌笑語,兩情宛轉如縈素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相和歌辭·白頭吟
- 精靈變態狀無方,游龍宛轉驚鴻翔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黿頭山神女歌
- 金屏成點玉成瑕,晝眠宛轉空咨嗟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趙給事白蠅拂歌
- 傳得三元饣迅飯名,大宛聞說有仙卿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潤卿遺青饣迅飯兼之一絕,聊用答謝
- 尚憐公初黠,誘掖到昭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
- 大梁畫肆閱水墨,四圖宛然當物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答王道濟寺丞觀許道甯山水圖
- 石屏重疊翡翠玉,蓮蕩宛轉芙蓉城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疊屏巖
- 多年不到會靈沼,氣味宛然初不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食雞頭
- 我竊官糧眾人後,相逢宛是平生舊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答僧訥
- 夜聞陵陽峰上雨,曉見宛溪春水平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宣州杜都官
- 二子按轡行邊隅,牙纛宛轉翻以舒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邊將
- 汾水騰凌金鼓震,西山宛轉旆旌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從始平公城西大閱
- 鶯語只聞花里面,鷗飛宛在水中央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夏之交奉呈胡總領
- 遭時有用君當起,丹青宛轉麒麟里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贈王順之歌
- 柳拂青樓花滿衣,能歌宛轉世應稀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王郎中妓席五詠·歌(一作王郎中席歌妓)
- 昨夜夜涼涼似水,羨渠宛在水中央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荷花
- 稍有違情定風子,決成宛轉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踏莎行 贈*州王四郎
- 朅來濉上見猶子,雄姿宛有典型存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富朝奉還闕
- 湘江之水青悠悠,滄江宛在江中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陳子尚滄洲趣
- 煙銷日出聞漁榔,洲渚宛轉山低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證上人住持道場
- 珠履奔騰上蘭砌,金梯宛轉出梅梁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七夕曝衣篇
- 寶帶頒藏府,名駒出大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進經筵講禮記徹章詩
- 擊水移南海,追風出大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跋方云臺文藁二十韻
- 地占齊山最上頭,州城宛在水中洲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池陽四詠
- 夫君名高斗以南,筑臺宛在江之漘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
- 萬斛精神一握身,清吭宛轉欲飛塵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婆餅焦
- 春絲不斷縈成結,玉環宛轉無窮時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二日
- 今日歌天馬,非關征大宛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和張太祝冬祭馬步
- 軋用蜀竹弦楚絲,清哇宛轉聲相隨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(時量移湖州長
- 珍重故人分少意,臨風宛若對冰姿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致中惠瓜
- 燕玉偶然通一笑,歌喉宛轉作吳謳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八
- 女郎雙雙白玉床,對博宛在橘中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二十首
- 鄂國喑嗚表后身,瀛公宛轉留遺息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題仙巖文丞相祠
- 昔游倏過五十載,江山宛然人代改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一錢行贈林茂之
- 銀燭煌煌半醉人,嬌歌宛轉動朱唇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同韋中丞花下夜飲贈歌人
- 彩殿氤氳擁香溜,紗窗宛轉閉和風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周·奉和扈從溫泉宮承恩賜浴
- 一聲暮角聒地來,聲中宛轉含馀哀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與盛毅同賦暮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