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9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堂堂八陣竟何為,長安不見漢官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梁父吟
- 二年薇蕨苦不飽,長安裘馬多輝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風三首
- 時節一如此,余出悵安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感二首
- 園吏不須防客到,長安從古少人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凝祥三首
- 深泥漫漫污后土,長安閉門三日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京師阻雨二首
- 東秦山河太守貴,長安歌舞新曲成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杜君章守齊州
- 玉關橐駝通萬里,長安第宅連諸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蕭朝散惠石本韓干馬圖馬亡后足
- 呼奴具鱐脯,蔬果粗安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在告家居
- 初伏焱炎坐湯釜,長安行人汗沾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初伏大雨呈無咎
- 漏屋百不憂,宵眠始安席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大雨十日不止五月十八日晚始霽
- 從今萬事付天工,致安民庶看夔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淮陰太寧山主崇岳逮與予諸公游今年七十余耳
- 日暮祖侯吟一聲,長安竹柏皆枯死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尚書省門吟
- 文昌宮中賜錦衣,長安陌上退朝歸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雜曲歌辭·緩歌行
- 所適今若斯,悠悠欲安舍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系樂府十二首·隴上嘆
- 晨光靜水霧,逸者猶安眠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石宮四詠
- 每到潓泉上,情性可安舒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游潓泉示泉上學者
- 圣朝思上策,重待奏安邊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河西從事
- 看取不成投筆后,謝安功業復何如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東晉
- 翠樓春酒蝦蟆陵,長安少年皆共矜。 -- 出自唐·僧皎然·雜曲歌辭·長安少年行
- 難終清夜坐,更聽說安邊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鄜州留別王從事
- 半生都返性,終老擬安貧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友人話別
- 花萼樓前雨露新,長安城里太平人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曲歌辭·踏歌詞
- 茍齊兩地心,天問將安說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冬日見牧牛人擔青草歸
- 少壯負所懷,老大將安謀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懷
- 潮汐日往復,旦暮難安恬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過揚子江
- 人固舍吾而弗從,吾安得徇人而從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陬操
- 不種楊惲田,但灌呂安圃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謝文驥主簿見寄兼示劉宣叔
- 竹林步兵亦忍辱,長安閉門出無仆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述懷呈十七家叔
- 籬間老炙背,無意管安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虜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
- 九疊峰前遠法師,長安塵染坐禪衣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送善相僧超然歸廬山
- 固應師未鈍,使我不安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印老索印庵詩
- 古來賢哲人,畎畝策安危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幽窗
- 南登岳陽樓,北眺長安道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登岳陽樓有懷寄座主相公
- 何曾見天上,著得劉安宅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自古無長生勸姚合酒
- 月下橫寶琴,此外將安欲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古意六首
- 獨聽早蟬秋色里,潘安初見二毛時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早秋二絕
- 使君亦留犢,往吸長安鐘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寄曹子方使君
- 我生七不堪,百謫將安之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留別邵公言
- 試與宋君尋卜肆,長安東市雨新晴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贈程巽山人
- 山河仗忠信,盡室去安然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三門發運辛寺丞赴闕
- 豈比隔山岳,空書問安寧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送兒女至昭亭見寄
- 即此且痛飲,三年翼安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連日得雜花數株藝之池亭感而有作
- 契闊經年千里面,平安滿眼數行書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春日
- 雪里放囚天亦喜,平安騎鶴到家庭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浣溪沙
- 遂依其聲,又托之易安自喻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永遇樂·璧月初晴
- 早不為東風,遮卻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待借留
- 遙憐兒女,未解憶長安、十年前月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酹江月/念奴嬌
- 似我情懷,處處憶臨安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江城梅花引·相思無處著春寒
- 周郎未戰曹瞞走,謝安一笑苻堅危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艤舟采石
- 悲哉淮南民,持此將安之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悲淮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