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9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車馬幾番塵,自古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蕙清風
- 玉質委淵沙,悠悠復安在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望夫石
- 官班魏叔夜,年輩晉安豐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王迥子高挽章五首
- 特上西山最高處,長安應在夕陽邊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登如方山
- 人生信浮寓,老境將安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此日足可惜
- 機穽與羅罻,今也將安施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補感寓詩
- 南洗洛陽血,西蕩長安灰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和張謀父游石佛山觀魏太武書
- 千里遠京關,浮驂去安適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游盱眙南山示楊介
- 黃鵠游四海,中路將安歸? -- 出自魏晉·阮籍·詠懷
- 買臣困樵采,伉儷不安宅。 -- 出自魏晉·左思·詠史
- 日月有常運,志士無安辀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徐竑著作知康州
- 丹樓倚碧殿,夐出道安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谷隱寺
- 舍此蕭閑,問君攜杖安適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夢玉人引·浪萍風梗
- 荷底肖漣照綺羅,長安公子舊情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龍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數權與史誠之更相酬和
- 清朝解鳴玉,舊里掛安車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
- 愜心皆樂事,容膝即安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和在壓倒同年張兄會南園詩
- 直緣和樂內,亦不為安禪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復古詩首句云獨步復靜坐輒繼二章·靜坐
- 日夕水風涼,蕭灑成安眠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·偏眠船舷邊
- 秦關日夜出奇兵,武安君火照夷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楚宮行
- 倦游時自悼,違己將安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曉發石門渡湍水道中
- 避難徒為闕下人,懷安卻羨江南鬼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門前青衿子,相愿吾安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妾薄命
- 盲飚正滃勃,孤鳳將安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遣懷
- 有酒且飲之,無事即安居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墻上難為趨行
- 稀葉不自蔽,鳳鳥將安歸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雙桐生空井
- 王陵抗高議,平勃終安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但愿本根固,風雨得安眠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古人有戰伐,誅暴以安民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來者非所知,往者今安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滄浪迅風波,無風即安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風林無定枝,馳車鮮安旌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曾密報、杜家書記,平安無恙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懷阮亭
- 吾生抱忠信,吟嘯自安閑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下桂江縣黎壁
- 豈為無心求上第,難安帝里為家貧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春日行次錢塘卻寄臺州姚中丞
- 何時金馬詔,早歲建安作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李大夫題鄭評事江樓
- 天歸京兆新,日與長安遠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惠昭皇太子挽歌詞二首
- 啟土封成紀,宜家縣安喜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元和元年,蒙恩封成紀縣伯,時室中封安喜縣
- 吾翁欲何道,守此常安眠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崦里
- 今宵松月下,門閉想安禪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赟法師往上都
- 支公有遺寺,重與謝安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閑居寄苗發
- 側寄繩床嫌憑幾,斜安苔幘懶穿簪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,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
- 學仙去來辭故人,長安道路多風塵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歌呈鄭錫司空文明
- 還將齊物論,終歲自安排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曾氏園林
- 高閣去煩燠,客心遂安舒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濠州水館
- 逍遙快樂,且樂一身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搭手尋思
- 萬甲胸中,問誰似、延安范老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萬甲胸中
- 春去也,這般愁、沒處安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鳳凰閣
- 言從永嘉後,重與建安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太師杜公挽詞五首
- 上能同甘苦,下必同安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周介之學士通判定州
- 一一如明珠,自得見安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王尚書答贈宣城花木瓜十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