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8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譬如高山頹,一卵安足當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行十首 高郵城
- 仙之人兮待我還,安能齷齪塵土間,坐令白云摧絕無所歸,青山笑我凋朱顏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畫云山歌
- 世間有書未盡讀,安得返老還為童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送沈孝廉讀書天屏山
- 小儒事弦歌,齪齪安足由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雜詩(三首)
- 人生忽如寄,富貴安可常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擬古(四首)
- 無兵猶足戰,無食安可支? -- 出自明·張羽·余將軍篆書拓本歌(即忠襄公闕也)
- 松關深更迂,中有安行路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四止庵
- 雁飛不盡乾坤大,安得相從汗漫游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郡樓九日
- 忘象新刪紅豆解,安詩都付白沙吟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鄉思
- 這就該世世的平安享富貴,誰料他本門的骨肉起干戈!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凡肌不可往,叩擊安敢黷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林屋洞
- 區區走俗亦何賴,安得尺地巢林泉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泊趙屯
- 風雨輒不出,華堂安所棲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白湖泥
- 脅息文網中,壯心安在哉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臨江鮑守示詩二篇因寄之
- 若非清議曾推挽,安得公朝有選掄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詩答李時發見賀書省除命渠云嘗言矣
- 故居不得返,深林安可依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兒歸行
- 所愿克堂構,使我安食眠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遣百朋赴太學補試
- 前人遺跡不易題,安得起公為畫記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藍關圖
- 微官縛人萬事拙,安得浮云相往還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朱澤民山水
- 不如徙惡南山深,安我民心汝安窟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虎來
- 小臣漫有澄清志,安得扶搖萬里風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元日霧
- 小大各有遇,得失安可憑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秋懷詩四首
- 芳餌非所羨,網羅安得施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北征雜詠三首
- 山與云俱沒,憑高安所望? -- 出自·汪揖·歡喜亭同玉明上人觀云海
- 清風散陰氣,晶出安能褥。 -- 出自清·梁鼎芬·廬山
- 漢武驅胡勛尚在,安用求仙? -- 出自·謝覺哉·謁黃帝陵
- 婦馌男耕罷征戍,安得移家個中住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題田家娶婦圖
- 不堪容易少年事,安得愁中卻暫歡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無題,集元人句
- 斯事自古然,今人安足悲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次修得雜詩韻
- 變故如波濤,浮湛安所終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閑居感懷(九首)
- 神宗本是英明主,安石原非側媚臣。 -- 出自清·光緒·宋神宗
- 始知天地真芻狗,安得形容似木雞。 -- 出自明·李濂·夏日閑居雜興(三首)
- 高皇神武百世業,安漢小子為憑陵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讀王莽傳寄廖判府
- 暫來同作荔枝社,安可輕違桂樹招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師伯渾用韻復次
- 區區張全義,此老安足數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寄太府丞王能甫
- 老夫強解事,曲學安所施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韻楊光父見贈
- 行攬孟博轡,再然安國灰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李士舉見寄次韻為謝二首
- 野人未嘗完袴襦,安得絹素充我娛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寧江僑人劉生徽宗時以畫供奉翰林中近過元汝
- 子孫存者亦牢落,安得上冢來鴻臚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贈師傳郎
- 指蓬萊兮一發,有安期兮偓佺。 -- 出自宋·陳炳·泛秋浦辭
- 好在蘇夫子,琴書安穩不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文儒見和四詩欽嘆高妙謹用韻為答卒章問訊汝
- 殘陰噎噎終必退,安能掩軋壯陽芽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晴和再用丁韻
- 不緣月窟移仙種,安得塵寰有桂林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再次韻
- 雄文大手古無倫,安知韓柳非前身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鄭倅生辰
- 回顧溪水中,石鼓安所置。 -- 出自宋·陳觀·武夷山
- 古今只在斜陽外,安得憑高一破顏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寄題興國倅廳湖山偉觀樓
- 丈夫矚千載,薄細安足陳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送別
- 蒼生何進蘇息在,安得邦伯皆結輩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書孫州判澹翁再擒寇事跡
- 西山老禪叟,依廠安數椽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東湖四詠
- 曾不數閱日,頗能安寢寐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病后寄鄭自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