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6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梧桐與竹實,安得在平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劉繼鄴秀才歸當涂
- 愿為季長賦,安用瑤與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張著作器宰蘄水
- 浮生過半百,安用此虛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答達觀禪師穎公
- 定知不可免,安用計短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
- 將淳天下民,安得必毀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秤
- 志士不戀家,安能坐{左口右父}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萬諤昌秀才
- 翩翩沙上鷗,安用避漁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諭鷗
- 體胖生粹和,安在處巖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邃隱堂
- 已嗟良璧毀,安識古松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刁經臣讀李衛公平泉山居詩碑有感
- 圣賢泯泯去,安有不死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飲劉原甫舍人家同江鄰幾陳和叔學士觀白鷴孔
- 既曰林壑人,安事塵土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贈張處士
- 好景不遇人,安得名存留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月波樓詠懷
- 以茲近聲利,安得成高邈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種放徵君一百韻
- 致主比唐虞,安邊如衛霍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種放徵君一百韻
- 于張及不得,安用此生為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吾志
- 討情不負齊安郡,杜牧掌年與我齊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殘句:討情不負齊安郡
- 自非懷峭絕,安得免沉淪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
- 請觀今日長安道,易地何嘗不有之?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長吟
- 諸觀今日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天津感事二十六首
- 傍人休用笑,安樂是吾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自詠
- 鶯蟬體既分,安用苦云云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物吟四首
- 自知無紀律,安得謂之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答人吟
- 義緣無定體,安處是行身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即事吟
- 錦屏山下好安凄,花月風煙未改移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壽安令簿慰諸君
- 惟其義所在,安知利與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四者吟
- 此尚未了,彼安能兼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王公吟
- 不有霜與雪,安知松與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答人書
- 未能作霖雨,安用帝鄉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云
- 既無師曠耳,安有伯牙琴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閑步吟
- 恰見安之便安樂,始知安是道梯階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安之少卿用始知安是道梯階
- 大喜不寐,大安能寐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能寐吟
- 無可無不可,安往不熙熙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求信吟
- 樂道辭榮祿,安居桂水東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贈陳逸人
- 只畏盜賊迫,安知廛市同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閻甥伯溫池上八首
- 古來奇特俱安用,老去疏慵自不違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寄懷八弟三首
- 情黠貌癡喜安土,自以吾父有功母帝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開梅山
- 君子貴同塵,安事皎皎明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三
- 醉者墜不愕,安能學丁君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
- 我窮亦號成安客,文采初無君一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太學黃博士冕仲同考試作
- 空倉自苦饑,安得有此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一
- 它年見我長安道,貨藥無心更避名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景修二十歲褒為鄉舉之首晚乃尉青田無不遇色
- 麻田處士術安期,今之崇丘歷九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題李偁推官頤齋
- 是事吾有師,安敢囊出穎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三
- 丘原滿目皆安在,桃李成蹊又一新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廷賢求賦先春亭
- 我笑遣夫是安施,霜不殺草圣所欷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揚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陸渾山
- 為兒搏飯兒安嬉,寧三月暖猶流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揚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陸渾山
- 歸去思陶令,安時似子輿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重陽不見菊次諸公韻
- 欲夸山聳髻,安得思流泉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再次前韻
- 寂寥不見平安報,只有東風為掃塵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萬竹亭
- 樸俗猶虞力,安流尚禹謨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登鵲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