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6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過中不克陽安在,夏旱前知未易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春陰
- 物性有稟受,安問秋與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賦園中所有十首
- 藥餌具前,病安得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次韻陶淵明勸農詩
- 此非介子推,安肯不計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郭綸
- 筑臺臨水巧安排,萬象軒昂發瘞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 鵲山亭
- 隱居顏氏終安巷,垂釣嚴生自有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再次前韻四首
- 潸然涕泗下,安用無生說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江州五詠 琵琶亭
- 相與千里隔,安得千里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記夢二首
- 居連里巷知安否,食仰田園問有無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前韻
- 來従碧澗巢安在,飛過重城毋自將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官舍胸有鸂鶒遺二宣二首
- 生伏其廬,死安於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潁州擇勝亭詩
- 不督雨中役,安知民力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開湯村運鹽河雨中督役
- 未暇抽身去,安能插翅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李公朝著作見贈二首
- 為生有道終安隱,好事來游空嘆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王復處士
- 所至成家即安隱,武昌誰乞釣魚磯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門下呂相公同訪致政馮宣猷
- 昔年種柳人安在,累歲開花藕自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興州新開古東池
- 我行竟草草,安能拍其肩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九華山
- 桓文服荊楚,安取破國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讀史六首
- 來從碧澗巢安在,飛過重城母自將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官舍小池有鸂鶒遺二小雛二首
- 老年游宦真安往,南北相望結草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喜侄邁還家
- 受任衰遲后,安邦反側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歐陽太師挽詞三首
- 卻思遺跡本安在,原隰處處荒榛藤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題孫莘老墨妙亭
- 中山軍府得安閑,更試朝霞磨鏡鐵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石芝
- 雖云不必見安道,已誤扁舟犯雪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題畫卷四首其二雪溪乘興
- 心知懷袖非安處,重見秋風愧恨多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感秋扇
- 石床蘇甃人安在,綠水團團一片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毛君州宅八詠其六煉丹井
- 心安即是身安處,自揣頭顱莫問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方叔新宅
- 研磨久無得,安可待充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病中大雪
- 我生本無生,安有六十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癸未生日
- 春山利游觀,安輿即迎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遲赴登封丞
- 不到磻溪上,安知自守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磻溪石
- 惜哉時論隘,安置失處所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柳子玉
- 石床蘚甃人安在,綠水團團一片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毛君州宅八詠 煉丹井
- 不見妙峰處,安知德云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南都留守妙峰亭
- 馬心自為計,安用終日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表弟程之邵奉議知泗州
- 載取琴書,長安閑看桃李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玉京謠·蝶夢迷清曉
- 與人同一飽,安得米千艘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麥熟
- 災異天垂戒,安危事可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寄虛齋趙侍郎
- 醉中忘萬慮,安得酒如池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寄虛齋趙侍郎
- 平地變丘壑,安排若自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□余以野亭名之得詩
- 四海爭傳治安策,諸公如在太平時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讀王幼學上殿劄子
- 倘可悅人耳,安望如簫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都中書懷呈滕仁伯秘監
- 相對各青眼,安知有白頭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會李擇之其父名丙字南仲著丁未錄丙申錄
- 宇宙歸微數,安危委大臣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見江東繡衣袁廣微
- 摩挲雪色壁,安得好詩題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張簽判園林
- 靜中觀世變,安得見河清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雨后有感
- 長沙米換長安土,筑此崔嵬寄遠觀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定王臺
- 今坐玉麟堂,安得使之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留守參政大資范公余同年進士往歲帥桂林題刻
- 憑誰寄語謝安石,莫為蒼生起太遲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黃教授日巖之官章貢
- 黜陟由明主,安危仗老臣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事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