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4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莫道長安天樣遠,長安自不厭江湖。 -- 出自宋·鄭猷·詠生子安應試新亭二詩
- 望斷長安日,懸知屬意深。 -- 出自宋·周師成·鳳凰臺
- 朝發長安都,暮抵受降城。 -- 出自宋·周緒·書事
- 不踏長安十二門,鸕鶿飛處數家村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漁父
- 自入長安帝子家,一年一見紫薇花。 -- 出自明·朱權·宮詞
- 乘軺臨安道,指景富春郭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抵富陽宿縣治作
- 川后偶安恬,天吳亦屏藏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泛海
- 謂將究安宅,何意逢亂離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詠懷(三首)
- 夜泊新安驛,西風八月天。 -- 出自元·顧瑛·晚泊新安有懷九成
- 川后弭安流,天吳沕深窈。 -- 出自明·卞同·題燕龍圖楚江秋曉卷
- 一住長安信漸稀,離心付與雁同飛。 -- 出自明·陳鶴·春日寄懷吳受齋史元登龔應峰三子
- 惆悵長安看花處,彩繩無計系春陽。 -- 出自明·程可中·春興
- 十載長安衣化盡,為渠搖曳轉關情。 -- 出自明·儲巏·白燕次希大韻
- 明發長安萬余里,落花尊酒暫留君。 -- 出自明·樊鵬·賢隱寺宴別張子言限字
- 酒熟云安市,田荒鄴下渠。 -- 出自明·范言·酬賈實齋憲副
- 公別長安能幾載,故侶心期復誰在。 -- 出自明·馮琦·結交行懷于穀山年伯兼訊侯將軍
- 呂梁遂安流,泯泯無水聲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自徐州至呂梁述水勢大略
- 但報平安日,休言疾病時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病中送人入陜
- 昔聞謝安石,棲跡會稽山。 -- 出自明·何孟春·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(以四字為韻)
- 天造臨安勝雒中,西湖渾似化人宮。 -- 出自明·何允泓·讀岳忠武傳四首(庚申歲)
- 寶髻斜安墮馬妝,偷將鸞剪試分香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詠贈發
- 無處托安巢,啞啞渡江水。 -- 出自明·黃哲·烏棲曲
- 尚憶信安祠外柳,蕭條猶帶汴堤煙。 -- 出自明·瞿莊·題慧麓秋晴圖
- 回首長安已幾年,三春老盡杏花天。 -- 出自明·來復·聽斗谷宗侯琵琶歌
- 只好新安查八十,近時京都李瞎翁。 -- 出自明·來復·聽斗谷宗侯琵琶歌
- 憶在長安憐塌翮,同聞曾和同聲客。 -- 出自明·李士允·聞雁篇
- 幾醉長安月,因君萬里行。 -- 出自明·李先芳·伯宗席對月再別吉夫得聲字
- 西望長安漫惆悵,金鑾春殿久荒涼。 -- 出自明·梁辰魚·采石磯吊李太白
- 感物置安排,看云悟舒卷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游白云寺
- 花落長安春事過,側身天地甲兵多。 -- 出自明·梁有譽·暮春病中述懷二首
- 只恐長安云路近,馬蹄催夢聽朝雞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簡戴彥碩
- 草草身安計,烏烏耳熱歌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攜具邀諸子重過東村別業六首
- 此境足安禪,何為迷所適。 -- 出自明·毛鉉·剡溪霽雪送原上人
- 吁嗟謝安石,后世之桓文。 -- 出自明·莫璠·讀史(三首)
- 容膝易安能自審,有人蓬戶與桑樞。 -- 出自明·錢謙貞·復次漫興前韻八首(錄四)
- 夢入長安歸未得,覺來不信是江南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題李伯時仕女圖
- 西上長安跋涉勞,三千里外朔風號。 -- 出自明·秦約·送殷孝章之咸陽教諭
- 客從長安來,良友獨無書。 -- 出自明·阮自華·南箕北有斗
- 忽見平安字,封題是老親。 -- 出自明·商家梅·得家書
- 尚憶長安吟別地,夜深風雨燭花紅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寄莊定山
- 北望長安近日邊,春風函丈憶當年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白石草堂奉次涯翁先生(二首)
- 西望長安道,東風吹綠塵。 -- 出自明·沈愚·長安道
- 聞道長安應不遠,野人端欲獻江蘩。 -- 出自明·施侃·登瓜州南樓
- 篤信宴安中,懷毒劇蜂蠆。 -- 出自明·宋璲·寄章允載兼柬項思復
- 門外長安路,樽前出塞人。 -- 出自明·蘇澹·弘慈寺別沈元戎
- 后曰:“臨安十萬百姓,能盡載否? -- 出自明·孫華·鳳山懷古(三首)
- 吾道將安從,矧已齒發衰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和飲酒二十首初夏天氣微熱方不欲飲偶龔仲和
- 六翮將安施,長依蓬蒿住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和雜詩十一首雨潦不歇獨居一室多憂生之嗟(
- 郊野難安居,愿隨母同遷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悼故妻喻氏(壬寅卒于黃州官舍)
- 何事長安客,春來思易迷。 -- 出自·天祥·長安春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