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4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一介問安雖老略,感恩猶勝李申之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得金正將書
- 紅字壽安坊里路,且倩西風一傳語,木枕拳五更鼓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寄黃秀峰
- 父死長安千里外,差夫治道挽喪車。 -- 出自·***·神雞童謠
- 門對長安九衢路,愁心不惜芳菲度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長安敘懷寄崔十五
- 如何謝安石,要結東山期。 -- 出自唐·陸瀍·和張相公太原山亭懷古詩
- 墻下長安道,囂塵咫尺間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冬日病中即事
- 不慣長安曳履游,貪看冰柱滿檐頭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蕭參議雪中宴客朱僉判有詩因次韻
- 拙直將安用,飛騰敢自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
- 寄語長安舊冠蓋,粗官到底是男兒。 -- 出自唐·王彥威·宣武軍鎮作
- 今日長安已灰燼,忍隨南國對芳枝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桃源僧舍看花
- 回望長安五千里,刺桐花下莫淹留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送人之嶺南
- 珍重長安道,從今息馬嘶。 -- 出自唐·袁皓·重歸宜春偶成十六韻寄朝中知己
- 西望長安路幾千,遲回不為別家難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投知
- 十載長安跡未安,杏花還是看人看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下第述懷
- 若是長安去,何難定后期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邊庭送別
- 望斷長安故交遠,來書未說九河清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酒醒
- 憶昔長安落第春,佛宮南院獨游頻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憶薦福寺南院
- 賦就長安振大名,斬蛇功與樂天爭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偶題二首
- 路上長安惟咫尺,灞陵西望接秦源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將入城靈口道中作
- 國境未安身未立,至今顏巷守簞瓢。 -- 出自唐·路德延·感舊詩
- 回首長安道,十年空苦辛。 -- 出自唐·于鄴·歲幕還家
- 憶在同安郡,誰知是勝游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樂學士知舒州
- 其寢斯安,□□□分。 -- 出自唐·丘光庭·補新宮(新宮三章,章八句)
- 斯宮以安,康后萬年。 -- 出自唐·丘光庭·補新宮(新宮三章,章八句)
- 借問袁安舍,翛然尚閉關。 -- 出自唐·王邵·冬晚對雪憶胡處士
- 若似長安月蝕時,滿城敲鼓聲噒噒。 -- 出自唐·牛殳·琵琶行
- 落日長安道,秋槐滿地花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歸到長安第,花應再滿枝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送常大夫赴朔方
- 生作長安草,勝為邊地花。 -- 出自唐·卿云·長安言懷寄沈彬侍郎
- 北笑長安道,埃塵古到今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紫閣隱者
- 也笑長安名利處,紅塵半是馬蹄翻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贈村公
- 昔出長安道,獨游隋苑東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岳陽對柳
- 悠悠竟安適,仰赴三天朝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仙二十四首
- 君寄長安久,恥不還故鄉。 -- 出自唐·徐侃·留別安鳳
- 我別長安去,切在慰高堂。 -- 出自唐·徐侃·留別安鳳
- 喚取長安令,共獵北山熊。 -- 出自唐·劉行敏·嘲李叔慎、賀蘭僧伽、杜善賢(善賢長安令三
- 西日長安遠,東風雨雪寒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吳下詠懷(八首)
- 胡羯長安滿,騎驢短褐穿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題杜拾遺像
- 何似袁安門晝掩,抱清冷、年年如舊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珍珠簾 內午冬雪
- 不道長安,行路古來難。 -- 出自元·馬需庵·江城子 寄王元輔
- 杳杳禪安,冥冥色礙,壺里風光泄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永遇樂 色界
- 爭似此、安排華屋,長相從富貴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花犯 題步障亭
- 西日長安道遠,春風趙國臺荒。 -- 出自元·完顏從郁·西江月 題邯鄲王化呂仙翁祠堂 中州樂府案此
- 春滿長安。 -- 出自元·劉昂·上平西 泰和南征作 歸潛志卷一
- 自在心安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采桑子·昨宵獨臥冰凌道
- 兄弟懣,安腳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蘇幕遮 勸化諸弟子
- 橋邊柳,安排青眼,待我歸程。 -- 出自元·許衡·沁園春 東館路中
- *馬長安清貴,留連春草池塘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憲臺諸公九日登高墅遠風臺,侍御
- 至于義安分定,詞兼六客,倚聲者當自知之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蝶戀花 昔鹿庵 軒,樂育淇上,一時秀造,
- 看取長安日近,春風搖蕩鳴珂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河內人焦其氏得作樂器,僅容一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