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4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勝敵在安人,為君汗青史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李侍郎迥秀薛長史季昶同賦得水字
- 茍求暫安急旦夕,反以身就殞壓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卜居
- 茍進又安退,何自鼠穴首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友人
- 四支舒安百慮廢,彷佛認得太古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晝睡
- 環海才安息,先生便隱居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贈滕處士
- 風伯方安臥,云師亦少饕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連雨書事
- 詩成建安子,名到斗南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送張迪功赴南京掾二首
- 老矣身安用,飄然計本疏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初至邵陽逢入桂林使作書問其地之安危
- 細讀平安字,愁邊失歲華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試院書懷
- 不奈長安小車得,睡鄉深處作奔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后三日再賦
- 嵇康、呂安連罪賦此詩,鄴紀李御史甘死封之事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續幽憤
- 空留建安書,傳說七子名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寄監察從兄
- 莫羨長安占春者,明年始見故園花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關試前送進士姚潛下第歸南陽
- 遷都長安思歸。 -- 出自漢·孔融·六言詩
- 得人則安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秋胡行
- 短綆鏘安設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悲廢井詩
- 斜日照安流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慈姥磯詩
- 獨嘆長安索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賦詠聯句
- 君望長安城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臨別聯句
- 難戀長安鐘漏,誰借青云咳唾,拂袖且東還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水調歌頭·金馬空故事
- 萬里長安秋晚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西江月·雨後夾衣初冷
- 云外長安,斜暉脈脈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七娘子·山屏霧帳玲瓏碧
- 定免幼安還割席,擬從東野若為云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送巨中教授解官
- 老屋相安真喣沫,扁舟獨往亦浮漚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奉送徑山無畏考勤人謁吳興蔣使君無畏能作詩
- 赤子方安枕,黃巾變荷鋤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上知府趙侍郎二首
- 唯應問安詔,時復到門闌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上致仕趙中令
- 少作長安宰,尋常似隱夫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贈長安知縣陳堯佐
- 短棹尋安道,高樓憶仲宣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唐與正喜雪二十韻
- 江出新安見底清,黃山高勢碧崢嶸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施徽州二首
- 箕箒惟安禮,詩書不待鄰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信國太夫人慕容氏挽詞
- 此事復安在,相對說平生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歌頭·造物反乎覆
- 聞道長安灞水,盡是三槐風月,好奉板輿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水調歌頭·文采漢機軸
- 十載長安五往來,立談無語口慵開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謁易司諫
- 寺門長安道,結束駟馬肥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同許從道游涵亭
- 且喜謝安石,重起為蒼生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·客里送行客
- 可但長安遠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點絳唇·秩秩賓筵
- 無復長安遠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點絳唇·綺燕高張
- 物換堂安在,斷碣閑拋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落葉長安,古意對人休說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桂枝香·晴江迥闊
- 西北長安遠,登臨恨幾重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宣城逢張二南史
- 灞涘袁安履,汾南宓賤琴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晚秋東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縣韓明府
- 欲問長安今遠近,初年塞雁有歸行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發綿津驛
- 竊祿偷安到白頭,一聞高韻使人羞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贈曹大夫三絕
- 習靜久安融子懶,乘歡聊發次公狂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湖上飲
- 怕見長安歸路、懶憑欄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南歌子·柳眼風前動
- 恃吾身安強,氣馬恣奔薄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病中口占
- 頃居長安城,小駟驅以馳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江上遣心
- 醉臥長安人不識,晚秋天、此意西風共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遙想陽明洞
- 堪笑劉安若學仙,云中雞犬事茫然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堪笑
- 明朝計安出,痛飲真良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讀折詩效其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