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2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長安道上正騎驢,蔡州城里誰堅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歸朝歡·透隙敲窗風摵摵
- 謝安盍為蒼生起,休戀青山臥白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王元渤留題松壽巖白云庵寄鄭顧道二首
- 長安一夜雪,酒價涌朝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牙坡喜雪用王覿韻
- 長安城里風煙好,錦繡溪頭筍蕨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浮屠曇遠歸無為持缽
- 長安知在何處,指點日邊明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調歌頭·筆陣萬人敵
- 長安倦旅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齊天樂·曲屏遮斷行云夢
- 長安獨客,又見西風,素月丹楓凄然其為秋也,因調夾鐘羽一解煙水闊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玉京秋·煙水闊
- 長安市上看花眼,不到衰翁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采桑子·云蹤老去渾無定
- 長安此時春夢熱,多少豪杰。 -- 出自元·曹明善·三棒鼓聲頻
- 神安形不凋,跡高行自潔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早春對雨寄懷張外史
- 任安與田仁,周仕將軍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
- 長安已知京兆憮,有司直奏君王知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眉憮詞
- 任安與田仁,同仕將軍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覽古四十二首(錄三十四首)
- 長安市,幾度攜尊命駕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摸魚兒 臨川春游,連日病酒,賦此止之
- 謝安笑卻淮淝敵,魏相坐測單于兵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奉送大司馬劉公歸東山草堂歌
- 平安只兩字,莫惜過江題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送妻弟魏生還里
- 長安日有維新詔,不必春風到薜蘿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癸未元日過敬美小酌試筆
- 長安道院一牽裳,司馬筵中再舉觴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答贈盛君時飲朝天宮道院
- 袁安臥苦僵猶得,解縉尸埋醉可憐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數年來南雪甚于北癸未復爾人戲謂南北之氣互
- 長安書遠寄來稀,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。 -- 出自清·毛奇齡·南柯子·驛館吹蘆葉
- 長安若問江南事,說道風光在水西。 -- 出自唐·李忱·題涇縣水西寺
- 居安即永業,何者為故山? -- 出自唐·于濆·村居晏起
- 長安已涂炭,追想更凄然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亂中聞鄭谷、吳延保下世
- 長安家尚在,秋至又西還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西歸
- 長安清渭東,游子跡重重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寄友人
- 長安那不住,西笑又東行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進士許棠下第東歸
- 長安千萬蹊,迷者自多迷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寄李頻
- 長安如種得,誰定牡丹夸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追詠棠梨花十韻
- 長安日遠思親發,紫漢星回促使軺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戲呈唐卿
- 所安清白望,真可激時英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入南歸
- 長安回望日,宸御六龍還。 -- 出自唐·徐安貞·奉和圣制早度蒲津關
- 長安年少惜春殘,爭認慈恩紫牡丹。 -- 出自唐·裴士淹·白牡丹
- 新安江自綠,明主待惟良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冬夜饒州使堂餞相公五叔赴歙州
- 長安帶酒別,建業候潮歸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冷朝陽及第東歸江寧
- 人安布時令,地遠答君恩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王相公赴幽州
- 長安雪夜見歸鴻,紫禁朝天拜舞同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早朝日寄所知
- 謝安無個事,忽起為蒼生。 -- 出自唐·陳孫·移耶溪舊居呈陳元初校書
- 新安非欲枉帆過,海內如君有幾何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答劉長卿七里瀨重送
- 慰安皆喻旨,忠信自無瑕。 -- 出自唐·竇常·奉送職方崔員外攝中丞新羅冊使
- 永安宮外有祠堂,魚水恩深祚不長。 -- 出自唐·竇常·謁諸葛武侯廟
- 茍安一丘上,何必三山外。 -- 出自唐·韋夏卿·和丘員外題湛長史舊居
- 長安多在客,久病忽聞蟬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晚夏逢友人
- 長安同日遠,不敢詠歸歟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早春書事奉寄中書李舍人
- 長安飛舞千門里。 -- 出自宋·沈唐·霜葉飛·霜林凋晚
- 長安尋素交,零落半丘木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章傳道東歸三十八韻
- 長安古名都,漢唐以來帝王宅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謝三門提舉輦運宋叔達郎中寄古碑雜言
- 分安籬鷃悅,機少海鷗馴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某介直寡合為邑亡狀而杜兄一見過愛作詩稱許
- 長安日遠那復見,掘地寧知能及泉。 -- 出自宋·王詵·奉和子瞻內翰見贈長韻
- 長安君是家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菩薩蠻·一回別後一回老
- 長安通衢十二陌,出入九州橫八極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長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