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別去歸來道路難,何如凡羽一枝安。 -- 出自明·李士允·聞雁篇
- 河東未必無關羽,江左誰知有謝安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登樓有感
- 蒼石峽中花藥欄,舊時草屋傍巖安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蒼石峽中見道人庵居隔水山花盛開
- 天與宗臣憂不細,金陵千古舊長安。 -- 出自明·柳應芳·送李臨淮上公出鎮金陵
- 誤卻登山與臨水,十年騎馬走長安。 -- 出自明·馬中錫·西掖晚歸有感時事聊賦述短章用呈同志者
- 尋常鷗鷺知何在,多少魚龍不自安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吳山觀潮次劉本中韻
- 江湖自足蛟龍臥,粱稻方謀燕雀安。 -- 出自明·彭年·庚戌秋書事八首
- 唾壺擊碎吟懷惡,數盡長更睡未安。 -- 出自明·秦夔·和司馬通伯夜坐有感韻
- 六宮春色一宵殘,夷難何人策治安。 -- 出自明·宋訥·壬子秋過故宮(十九首)
- 華發逢春春事繁,支離猶得傍長安。 -- 出自明·屠本畯·春事
- 君王對此秋漫漫,龍樓魚鑰開長安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長安明月篇
- 幾度對君名利盡,高齋清絕夢應安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贈張谷吹先生
- 總道金門隱方朔,何如東山臥謝安。 -- 出自明·王寵·石湖中流酌酒酣暢
- 隱隱斷行迷極浦,蒼蒼斜月帶長安。 -- 出自明·王逢年·秋曉聞鴻
- 河山誓重畿封遠,雨露恩深島部安。 -- 出自明·王璲·送文淵閣待詔端孝文使朝鮮
- 朝廷公道明如日,俯仰無慚處處安。 -- 出自明·王越·自詠
- 渭水橋邊獨倚闌,望中原是古長安。 -- 出自明·王越·長安懷古
- 嗟嗟,圖南九萬須我輩,槍榆赤璟安足云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夢君篇贈黃丈淳父
- 黨人之碑慎勿鐫,千載之美,無使安民專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何刻工卷
- 一論往事心膽寒,更無長策求治安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相逢行別朱大復比部
- 寄語渭川千畝竹,西風還解報平安。 -- 出自明·吳云·送李民瞻侍郎宣諭陜西
- 閬苑十年同會好,滄江千里獨棲安。 -- 出自明·熊卓·懷京友
- 蜂兒釀蜜心方醉,燕子營巢語未安。 -- 出自明·徐淮·客舍春莫
- 旅思逢秋增短鬢,鄉心隨雁過長安。 -- 出自明·許宗魯·登湖山樓(樓在齊山)
- 寧當脫屣蹈東海,不須驅馬入長安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行路難(三首)
- 馬上東風生曉寒,長陵高處望長安。 -- 出自明·殷奎·長陵曉望
- 見說漢皇求大藥,故邀王母到長安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秋興八首
- 紫氣正當天北極,彩云時見漢長安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上谷歌八首上楚中丞
- 敢勇近聞堪一戰,莫教容易近長安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蔚州歌四首
- 六月鰣魚帶雪寒,三千江路到長安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賜鮮鰣魚
- 總戎司馬舊春官,坐鎮邊陲眾自安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正旦后送兵部尚書趙公還鎮
- 碧雞且莫啼清曉,一枕華胥睡正安。 -- 出自明·張紞·登太華寺(二首)
- 傾都之人盡來觀,我亦走馬入長安。 -- 出自明·張治道·嘉靖丙戌六月五日京兆驛觀進貢獅子歌
- 漢庭何日無封事,不許書生策治安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春曉望闕
- 春草澗深流水歇,夕陽鐘早宿禽安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為常上人題在山圖
- 知有游人臥齋閣,一般飛夢出長安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寓黃輕車宅雨夜禁直歸因戲贈
- 中條不改舊王官,猶喜書淫共士安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次韻表弟蔣燁及門生翁敏見贈喜予歸田之作(
- 臨行白骨無藏處,擲向金毛舌上安。 -- 出自明·紫柏大師·禮高峰祖師塔
- 倦客登臨無限思,孤云落日是長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虔州八境圖八首
- 已忍伶俜十年事,強移棲息一枝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宿府
- 春岸綠時連夢澤,夕波紅處近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岳陽樓
- 馬上相逢無紙筆,憑君傳語報平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逢入京使
- 愁對寒云雪滿山,愁看冀北是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胡笳曲·八拍
- 力耕分獲世為客,賦役稀少聊偷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出山
- 風流可見身如在,鄉國全歸意所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柳子玉廊中挽詞二首
- 夜聽胡笳折楊柳,教人意氣憶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涼州詞
- 幽徑乍尋衣屨潤,古堂頻宿夢魂安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游西山龍泉禪寺(一作院)
- 圣君嘗膽憤艱難,雙蹕無因日問安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汴京紀事二十首
- 三殿加餐強自寬,內家日日問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七
- 阿監隔船相借問,計程今日到淮安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