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視萬馬之奔逸兮斂組轡而獨駐,安於一實兮豈斯世之足語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朱昭父挽些
- 仲宣百尺登高臥,未必當時得恁安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伯兄新樓
- 霜晴水瘦過滟澦,春和花發登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管季衡赴省
- 亟寫音書寄鄉國,北山高臥盡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宜城道間
- 未參五祖已開山,全下全身此地安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南華寺五首
- 慨想英雄當此際,肯分事業與袁安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雪
- 須信吾皇自神武,何憂中國不尊安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明堂觀禮雜詠十三首·回龍橋望駕
- 一夜霜風動地寒,塞垣火未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霜風
- 風流出浴楊妃,向海上何人,更詢安否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玉燭新·梨花寒食後
- 到此彷徨猶不忍,國亡那敢計身安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云屋徐侍郎
- 旅興須憑酒消遣,家書不住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冷舍偶成示兒
- 雖是幕府文書,玉關烽火,暫送平安信。 -- 出自宋·張紹文·酹江月/念奴嬌 淮城感興
- 加紫翻宜霜后看,料應慣見屬劉安。 -- 出自宋·史鑄·淮南菊
- 梅邊未有屋三間,僦得樓居特暫安。 -- 出自宋·林洪·樓居
- 萬家壯邑雖煩劇,邑相能賢盡易安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奉餞萬安贊府兄長之官
- 紫陽先生亦有語,金鼎偷生詎能安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丹客鄒道士
- 諂賀豈堪隨味道,高眠且只學袁安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和友人春雪韻
- 若使漢宮知此味,又添飛驛上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城西楊梅
- 玉音不許難輕去,局面那知竟未安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送后村去國二首
- 入洛幾年為計密,擎天八柱果誰安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有感時事
- 興盡歸來太多事,不如高臥學袁安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次卓仁夫元宵雪中三絕
- 豆飯芋羹才足欲,水邊林下即心安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示程介夫
- 歌盡驪駒落日寒,相思無處問平安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寄王南叟寓江鄉
- 天地鳶魚春鼓舞,山林難犬夜平安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見田察使
- 不將廟襘來雄辨,焉得宗祧可再安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題彭澤舊縣鍬梁公祠
- 千里春風棠蔽芾,一窗秋月竹平安。 -- 出自宋·劉鑒·賀周總管岸軒遷居回任
- 苦無雁足書難寄,作盡鳶聲吟未安。 -- 出自宋·劉鑒·寄朱約山
- 侵晨淺捧蘭湯,問堂上萱花,夜來安否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玉燭新·梅花新霽後
- 風渡潮聲來海口,雁將秋色下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送剛中兄之官山陰
- 何當化作千年鶴,卻伴遼東管幼安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次韻張龍使君十絕
- 冕裳不著雖共蓑笠老,露霓易過安得歲月還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飲酒樂
- 休尋王孫桂隱,白云雞犬,曾識劉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玉蝴蝶·獨立軟紅塵表
- 落葉牽離思,到秋來,夜夜夢入長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憶舊游·憶寒煙古驛
- 君子堂西屋數間,但能容膝敢求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秋晚齋居
- 驛路梅花漠漠寒,羢衫絮帽出長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劉竹間歸廬陵
- 騕褭龍媒去未還,獨騎款段客長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再答元父
- 宦游得似家居樂,一枕三竿夢寐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姜景星
- 裹飯無因絕往還,惟應帖子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問趙元父病
- 不似南窗數竿竹,年年日日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村舍即事
- 火號熒熒今夜燭,因知江北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晚泊烽火磯
- 已是搖落堪悲,飄零多感,那更長安道。 -- 出自宋·王易簡·酹江月/念奴嬌
- 路八千來媚亦艱,相看冰玉問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曹稆孫·題忠愍公送婿邢得照歸婺女詩后
- 通靈一顆正金丹,不在天涯地角安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金丹不是小金丹,陰鼎陽爐里面安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見說北歸常有雁,一書無惜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西山
- 十載長沙路二千,歸心日夜在長安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小王徐子晉
- 圖得有材皆命世,不隨風月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寄趙及父
- 主憂臣辱已難堪,國事顛危況未安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勉馮著明
- 安得春風吹馬首,臥聽行死報平安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憶弟妹
- 何當盡瀝奸邪血,染作衣裳看孟安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獄中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