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在第3個字的詩句
孝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公相孝宗,曾不少留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洪文惠盍簪帖贊
- 恭惟孝皇圣,是時方在宥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嘉熙四年九月奉詔改明年元為淳佑閏十二月降
- 護(hù)持孝友有神明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陳群何作吉西征
- 是亦孝所在,豈但知色難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(jiān)·上習(xí)庵陳先生
- 禽中孝子爾烏是,世上逆子彼二雛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觀慈烏反哺
- 寄言孝子須惜時,流光暗促親顏移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春暉亭為櫸川子賦
- 惟有孝標(biāo)情最厚,一編遺在茂陵書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題宗人故帖
- 乃宅孝悌,乃謹(jǐn)序庠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宋頌
- 我聞孝子不許國,忠臣不愛家。 -- 出自唐·柳曾·險(xiǎn)竿行
- 讀至孝經(jīng)章句匝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減字木蘭花 自詠
- 長行孝順酬斯價(jià)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漁家傲 贈寧生
- 忠與孝,心應(yīng)切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江紅 送李清甫赴西蜀提刑副使
- 有忠孝誠心,文章大手,經(jīng)濟(jì)雄才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木蘭花慢 揚(yáng)州壽紀(jì)子周
- 亦有孝婦,終養(yǎng)不惑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陶節(jié)婦詩
- 維此孝悌,為仁之始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徐氏建華亭學(xué)詩
- 估客孝廉陽不問,胡床指顧太從容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江行俳體十二首
- 圣漢孝文帝。 -- 出自漢·班固·詠史
- 伯曰孝純遵義方,潘安容貌心蒙莊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吾鄉(xiāng)有李明府其伯子襟懷夐然世表甘早知敬慕
- 南陔孝子心,若何為安居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路遵謁孔宣公
- 不見孝廉人已久,東嘉今喜識曾顏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贈仰孝子
- 凄涼孝子淚,悲慟故山秋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陸左丞夫人鄭氏挽詞四首
- 六世孝友家,元屬書聲中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題鄭氏義門
- 由來孝道通神明,吳氏家世應(yīng)昌榮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題春壽堂
- 古來孝弟神所相,未必使子羸其躬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送沈孝廉讀書天屏山
- 忠臣孝子是冤家,殺人放火享榮華。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吾君孝心遠(yuǎn),文考百無憂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景靈宮奉安神考御容
- 黃氏孝治痿,專以誠為主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書周節(jié)婦孝感之異(成化丁未)
- 萬生孝義今古稀,我詩直欲追韓奇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橘洲行
- 檀弓孝經(jīng)不浪許,椽筆足徵老玉堂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書徐經(jīng)坂先志
- 君王孝感凌穹昊,未盡東朝欲報(bào)恩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慈圣光獻(xiàn)太皇后挽詞二首
- 吾君孝理風(fēng)天下,誰識謳歌綴樂章。 -- 出自宋·陳堯叟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燕是孝義鳥,常棲孝義家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山中玩物雜言十首
- 入則孝與悌,出則信與忠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張伯修省干歸省重慶府一首
- 方當(dāng)孝治軼唐虞,八行求賢常側(cè)席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芝堂
- 試聽孝肅傳新令,佇看文清拜首臺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臺州宴包知府樂語
- 生為孝子忠臣勸,死結(jié)皇天后土知。 -- 出自宋·胡斗南·挽文山
- 初疑孝子感天意,復(fù)恐古人傳素書。 -- 出自宋·蔣晉·鯉嶼浮嵐
- 能為孝義復(fù)為文,惟有君家事漸新。 -- 出自宋·樂史·詠華林書院
- 表表孝弟里,人物固未衰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陪張巨山謁清獻(xiàn)公祠
- 嗟嗟孝治王,早晚能聞諸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哀老婦
- 鄉(xiāng)以孝廉舉,仙為孝道宗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仙佛之孝十首·許真君
- 漢有孝廉舉,誰知發(fā)自舒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董仲舒
- 要以孝行取,寧將學(xué)業(yè)論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二王
- 安用孝興弟,今人誖得官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貢禹
- 直把孝行薦,今人少孟堅(jiān)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郭基
- 百行孝為首,諸人儻未知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劉獻(xiàn)之
- 直以孝為謚,真無愧此心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裴子余
- 因知孝治垂風(fēng)化,青史留名道允光。 -- 出自宋·呂文仲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曾探孝先笥,慣坐廣文氈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周堯夫主管挽章
- 科第孝思俱已遂,卻經(jīng)劍棧莫凄涼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送楊可及第還鄉(xiā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