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在第4個字的詩句
字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懸知問字者,正憶子云才。 -- 出自明·王洪·送廖訓導
- 古文奇字蕩胸臆,豈若俗工訛魯魚。 -- 出自明·王行·滕用亨諸篆體歌
- 平生姓字人罕識,一自為漁今老翁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鄞江漁者歌贈陳仲謙
- 呵筆作字硬語聲,角聲凍咽梅花梢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癸酉歲徐樞密第賞雪
- 吟成五字愈頭風,奏罷一篇稱麗藻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將游甬東王青州伯仲見過作(以下客越志
- 新詩字字比瓊瑤,池上相過破寂寥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答王大吉自武林北上
- 所以人字之,豈在作梁棟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檉
- 未離文字非心眼,欲證圓通有耳根。 -- 出自明·西吾衡上·山居雜詩(三首)
- 碑欹有字腰垂斷,樹老無枝腹半空。 -- 出自明·楊文卿·過郭林宗墓
- 幸有文字攜,曾不廢吟誦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次日風不止
- 千聲萬字情何限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菩薩蠻·舉頭忽見衡陽雁
- (子由一字同叔,元日己卯渠本命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
- 羨君五字入詩律,欲與六出爭天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興龍節侍宴前一日微雪與子由同訪王定國小飲
- 平生文字為吾累,此去聲名不厭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二月二十八日,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
- 為吟五字偈,一洗凡眼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黁公詩后(并敘)
- 長篇小字遠相寄,一唱三嘆神凄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(石曼卿也)舊游
- 飛鴻字字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菩薩蠻·西風都是行人恨
- 卻將萬字平戎策,換得東家種樹書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 有客慨然談功名,因追憶少年時事,
- 更無一字不清真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鷓鴣天 讀淵明詩不能去手,戲作小詞以送
- 紅箋小字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清平樂·紅箋小字
- 囊封萬字總空言,露滴桐枝欲斷弦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湖上寓居雜詠 其八
- 唯開文字窗,時寫日月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襄陽米芾祠
- 丹書細字口傳訣,顧我沉迷真棄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贈致仕王景純寺丞
- 讀書寫字兩眼眵,斷白搔墮隨花飛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
- 休將文字占時名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定風波 楊叔能歸淄川,予別於山陽,作鷓鴣
- 方將寄字來苕霅,莫便翻身過洞庭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雁陣
- 聲聲字字酸楚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摸魚兒 遺山樂府上附
- 偶留刺字情非淺,忽枉詩章思更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朗上人見訪復謁不遇留刺而還有詩見謝依韻和
- 聲聲字字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摸魚兒 題熊伯宜藏梅花卷子
- 欲題名字知相訪,又恐芭蕉不奈秋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尋道者所隱不遇(一作于鵠詩,題作訪隱者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