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奏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長劍一尋歌一奏,此心爭肯為鱸魚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新安投所知
- 賦傳長嘯久,書奏镈鐘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范蜀公挽詞三首
- 賦傳長嘯久,書奏鎛鐘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范蜀公挽詞三首
- 打酒道人林下,奏醉翁三疊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好事近·驚見老仙來
- 所忠今不往,誰奏茂陵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至政王侍郎挽歌二首
- 又非楚司馬,金奏相賓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永樂劉秘校四洞詩
- 壽酒不論杯,樂奏呈歌舞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卜算子·壽酒不論杯
- 朝來花萬福,鶯奏起居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晴
- 懷和則韎任并奏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(diào)曲 征調(diào)曲 三
- 早晚瑤階歸伏奏,獨(dú)能畫地取關(guān)西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史開府
- 澒洞但聞金石奏,猿鳥樂,共忘歸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江城子·琉璃滑處玉花飛
- 一曲履霜誰與奏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清平樂·殷勤仙友
- 舊曲不知何處奏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清平樂·當(dāng)時(shí)命友
- 難成獨(dú)酌謠,空奏伐木吟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祗命赴京,途次淮口,因書所懷
- 仍聞起居注,焚奏感人心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順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
- 從君出門后,不奏云和管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贈遠(yuǎn)
- 似吹雙羽管,如奏落霞琴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四明山詩·潺湲洞
- 封題玉洞虛無奏,點(diǎn)檢霜壇沆瀣杯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送潤卿還華陽
- 須傳出師頌,莫奏式微歌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
- 琴心正幽怨,莫奏鳳凰詩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夏侯審游蜀
- 鑾回也,簫韶緩奏,聲在五云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鳳閣祥煙
- 珠旒俯拜陳章奏,精意達(dá)希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(dǎo)引·秘文鏤玉
- 九踏笙歌按新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感皇恩·暖律破寒威
- 三年郊見,六變奏咸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(shí)/憶少年
- 瑤觴一舉簫韶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朝歡令
- 年年歲歲笙歌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醉瑤池
- 回虛仗,簫笳互奏,旌旆隨驅(qū)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虞神/虞神歌
- 鳳簫龍管韶音奏,聲在五云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(dǎo)引 天德二年三月?享回鑾姑洗宮
- 請之天子所,朝奏夕離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樂道太丞應(yīng)瀛州辟
- 帝聲亦大厲,論奏不及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竄
- 巫紿神靈言,俗奏飲食拜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幽廟
- 煙霞駐征蓋,弦奏促飛觴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送臨津房少府
- 昨夜靈臺因預(yù)奏,彩云高捧老人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壽寧節(jié)祝圣壽
- 庶使采詩官,入奏助南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楊遂賀雨
- 若使琴心一曲奏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秋日新寵美人應(yīng)令詩
- 玉闕曉俞三覆奏,瑤妃夜剪六花飛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聞伯求弟鞫獄明允今日行刑而雪應(yīng)祈喜而賦詩
- 漢儀君已接,楚奏我空頻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酬唐起居前后見寄二首
- 十年尚滯成書奏,可驗(yàn)相如屬思遲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自訟
- 大言久廢三千奏,倦曲難終一再行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貴溪尉周懿文先輩
- 告稔不須騰驛奏,自應(yīng)銅爵報(bào)長安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歲稔務(wù)閒因美成都繁富
- 晨涂倦伏雙毫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謝都官監(jiān)建安郡
- 愿回韶濩聽,聊奏鐵錚錚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(yùn)判唐通直
- 城頭清角已三奏,樹間眠鳩方一鳴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曉意
- 鳴琴感我情,一奏涕淚零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泊南京登岸有作呈子由子中子敏逸民
- 黃云飛旦夕,偏奏苦寒聲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塞下曲二首
- 紫極殿前朝伏奏,龍華會里日相望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失題(末缺)
- 悲歌曲盡莫重奏,心繞關(guān)河不忍聞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瓜洲留別李詡
- 丹鳳樓前歌九奏,金雞竿下鼓千聲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鳳樓門下宣赦相公稱賀二
- 只應(yīng)未上歸田奏,貪誦楞伽四卷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玉堂儤直
- 雨申諸縣足,獄奏半年空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新晴書事上知府宋諫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