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在第6個字的詩句
奏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百戰(zhàn)淮西僅奏功,澶淵欲戰(zhàn)已平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閱史六首
- 君今真至矣,奏樂求真知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和元規(guī)見勉
- 百辟動容觀奏牘,幾人回首愧朝班?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
- 聲名無欲夸,奏報須盡實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方公美少卿宣諭說畿
- 六筦均輸行奏課,唐室家聲皆識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念奴嬌·公家世德
- 一日已聞三奏捷,版圖行見復神州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癸未御前帖子三首
- 包茅齊服楚,奏鼓胤征羲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
- 籍戶析丁口,奏言民數敷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登南紀樓
- 近聞王師頻奏凱,狂虜不復窺廬壽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永州東山西亭
- 太史明朝日奏,臺星皆聚柴門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清平樂·吾皇睿哲
- 才聽咚咚疊奏,嘔軋擼聲聲齊發(fā),幾別故州山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水調歌頭·江漲解網雨
- 應是司花巧奏刀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減字木蘭花·霜天奇絕
- 早晚休王師,奏凱獻酋馘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賦雪
- 傳聞今日方奏告,便有響應來斯須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奉口遇雨
- 年齡過半百,奏子哦松軒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潚丞剡川
- 更須寬轡策,奏請應如響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張定叟尚書鎮(zhèn)襄陽
- 虞弦揮按,甫奏熏風曲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洞仙歌·虞弦揮按
- 端闈肅啟,金奏和聲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皇帝上平上皇帝壽樂曲·公卿入門用禮安之曲
- 自宜給筆札,奏技承明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從孫一昆仲求毗陵筆
- 郡守舊聞曾奏疏,鄉(xiāng)人今日有經筵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曾耆英錄先提舉著述及屠龍禾譜與先世志文見
- 后幄宰臣先奏事,猶隨郎從立前除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十八日上壽退賜坐十九日貢院錫宴二十一日紫
- 細玩海州三奏藁,前賢風味儼重窺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荊門張守寺簿見寄詩韻張守以制司調民筑
- 祥刑使者入奏事,詔書趣發(fā)不可留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書索詩
- 君不學少年奏賦明光宮,又不能桑麻谷粟去作田舍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蕭長公來訪示以諸公詩卷謂與予游從之久不能
- 為我臨風再奏,仙鵠翩翻十二,感物一何靈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水調歌·耿耿銀潢凈
- 一朝勾驛傳,奏疏列畫圖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安少愚下第東歸
- 云路鳴琚傳奏簡,天街擲火度流鈴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設醮太平宮竣事呈偕行諸君二首
- 九韶其諧,萬奏皆喑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史忠定蚤作帖贊
- 疊疊仙韶九奏,知春到、人間多少。 -- 出自宋·趙以夫·萬年歌
- 文字浩如山,奏功五寸管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廣曾敬仲
- 笳鼓靜,笙歌奏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滿江紅·天顧坤維
- 喧啾百喙忽奏雅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鶯花吟為良友作
- 聽靜夜、冷冷奏曲。 -- 出自宋·石正倫·霓裳中序第一·憑高快醉目
- 樂有鈞天九奏,尊有仙家九醞,翠釜紫駝珍。 -- 出自宋·牟巘·水調歌頭·叔父茅封貴
- 金縷曲,無心奏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滿江紅·睡起紗窗
- 笙歌六宮齊奏,到而今、猶唱賀升平。 -- 出自宋·郭居安·木蘭花慢·聽都人共語
- 乾淳有大儒,奏請非不力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嚴廉訪十首
- 聽笙簫云里奏,月滿瓊樓,瑤臺上、擁出嫦娥觀酒。 -- 出自宋·周云·洞仙歌·千崖滴翠
- 脆管繁弦競奏,蕙爐裊,沉水煙輕。 -- 出自宋·趙良玉·滿庭芳·紅杏香中
- 仍堪雅琴器,奏之反淳樸。 -- 出自宋·陳翥·西山桐十詠·桐栽
- 碧簡朝天章奏頻,清宮仿佛降靈真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紫極宮上元齋次呈諸道流
- 太史只知頻奏瑞,蒼生無計可防災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司天臺
- 何不夕引清奏,朝登翠樓,逢花便折,聞勝即游?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長歌行
- 賜衣僧脫去,奏表主批還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獻梓橦山侯侍御時常拾遺諫諍
- 潤筆已曾經奏謝,更飛章句問張華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貽李南平
- 翻憶潘郎章奏內,愔愔日暮好沾巾。 -- 出自宋·劉洞·句
- 翻憶潘郎章奏內,陰陰日暮好沾巾。 -- 出自宋·劉洞·句
- 補袞應星曾奏舉,北山南海孰為高? -- 出自宋·劉兼·寄高書記
- 補袞應星曾奏舉,北山南海孰為高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寄高書記
- 行看換龜組,奏最謁承明。 -- 出自唐·楊持·寄朗陵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