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奏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“絕辟過云開錦繡,疏松夾水奏笙簧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辟邪伎作鼓吹驚,雉子班之奏曲成,喔咿振迅欲飛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雉子斑 ( 一作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 )
- 空余魯叟乘桴意,粗識軒轅奏樂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六月二十日夜渡海
- 古紙無多更分我,自應給札奏新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宋肇惠澄心紙二首
- 自酌金樽勸孟光,更教長笛奏伊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玉家宴用前韻見寄復答之
- 亦有杏花充窈窕,更煩鶯舌奏鏗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葺小園二首
- 玉軫朱弦瑟瑟徽,吳娃徵調奏湘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聽彈湘妃怨
- 〔通典云:武德初,因隋舊制,奏九部樂,四曰扶南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扶南曲歌詞五首
- 秋槐葉落空宮里,凝碧池頭奏管弦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菩提寺私成口號
- 誰知人不堪憂處,正是降魔奏凱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村舍
- 胡塵遮斷陽關路,空聽琵琶奏石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看鏡
- 卻看長劍空三嘆,上蔡臨淮奏捷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觀邸報感懷
- 夢回聞汝讀書聲,如聽簫韶奏九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睡覺聞兒子讀書
- 怪石巉巉上泬寥,昔人於此奏簫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崔左藏之廣東
- 吟君嘆逝雙絕句,使我傷懷奏短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,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,
- 叨陪法從最多年,慣聽梨園奏管弦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續作永昭陵挽詞五首
- 琳館清晨藹瑞氛,玉旒朝罷奏韶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景靈朝謁從駕還宮
- 祖帳列仙修故事,行臺諸部奏新聲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林次中奉使契丹劉仲平出倅鄆州同舍十有六人
- 白云無賴帝鄉遙,漢苑誰人奏洞簫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睢陽學舍書懷
- 聞蟪蛄之流聲,悟平反之已奏,見情沿物應,哀弱羽之飄零,道寄人知,憫馀聲之寂寞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在獄詠蟬并序
- 門訊南湖作麼生,日撞金玉奏英莖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張寺丞功父八絕句
- 先生秀句今無敵,誰誦相如奏舜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吳寺丞喜雪
- 云籠楚館虛金屋,鳳入巫山奏玉簫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揚州道上思念沈九娘
- 雁影橫天報早霜,松聲沿路奏清商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十首
- 東極空歌下始青,西方寶綱奏韶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復作耳鳴
- 紫袖當棚雪鬢凋,曾隨廣樂奏云韶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真定舞
- 別敕教歌不出房,一聲一遍奏君王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宮詞
- 敕賜一窠紅躑躅,謝恩未了奏花開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宮詞
- 禮酒既酌,嘉賓既厚,牘為之奏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補周禮九夏系文·九夏歌九篇
- 雷向池中興雨澤,鳥於窗外奏蕭韶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衡山
- 八都上將近平戎,便附輶軒奏圣聰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內使周大夫自杭州朝貢
- 臘后春前更何事,便看經度奏東封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淮南送李司空朝覲
- 始從豸角曳長裾,又吐雞香奏玉除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淮南送工部盧員外赴闕(一作任)
- 霜飛一葉凋瓊玉,風繞雙松奏管弦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試院唱酬十一首 戲呈試官呂防
- 山中廟堂古神女,楚巫婆娑奏歌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巫山廟
- 佳節欣聞近萸菊,清商試為奏伊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毛君清居探菊
- 六月美宣歌北伐,五弦思舜奏南薰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慈云避暑
- 又見清朝更大化,好趨丹陛奏孤忠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趙用甫提舉夢中得片云不隔梅花月之句時被命
- 浪語修成七寶,漫說霓裳九奏,阿姊最嬋娟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水調歌頭·天宇著垂象
- 月戀梅窗呈水墨,風依竹檻奏笙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董雙成舊隱二首
- 八月平時花萼樓,萬方同樂奏千秋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千秋樂
- 文武千官歲仗兵,萬方同軌奏升平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元日仗
- 深院瑞煙濃,隱隱聽、梨園清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驀山溪·填河鵲喜
- 變新聲曲,自成獲索,共聽一奏梁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百寶妝/新雁過妝樓
- 使君白發體尤健,自晨及暮奏酒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潮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宴
- 我之東來兮過彼雍丘,舟師奏功兮濁水湍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廟子灣辭
- 益算真君南斗高,還因圣節奏天曹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壽寧節祝圣壽
- 歲樂田家風景好,待君模寫奏明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次韻許推官行縣道中紀事
- 如今獨立薰風里,卻聽群仙奏九韶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天申節詩
- 壽筵開處,香霧撲簾幃,笙簧奏,星河曉,拚取金壘倒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驀山溪·木犀開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