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6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上封猶未到,太息負心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勝業寺
- 所立未如溫太真,詎宜跬步暫忘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叱馭庵
- 憶昨隆乾致太平,諸賢聳聽鳳先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壬辰春上冢五首·中{左山右尋}
- 珍重先生全太古,應看名利似浮萍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閑居寄陳山人
- 珍重先生全太古,應看名利似浮云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閑居寄陳山人
- 謂惠所受贜,太元本同分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徐太元
- 擢授鄭司功,太元名始傳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徐太元
- 可笑此公何太惑,讀書寫字到三更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可笑口號
- 奈何弄文士,太息爭度曲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讀漢元帝紀效樂天體
- 東省南宮切太微,夔龍行集鳳凰池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王仲行尚書宿直兩絕句
- 一讀名章三太息,淚流何待雍門彈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邦衡哭季懷
- 林子勇報國,太華欲力學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奉常林黃中博士以黃甘食陸務觀司直陸賦長句
- 我皇英銳真太宗,文武神圣功德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進謝御書古詩
- 千年鼻祖翔太清,至言八千授長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李秀實生日
- 近渚何勞攀太華,真妝應筆弄西涼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郊居三池皆種蓮自五月開至七月末無日不寓目
- 鴟閣行看迎太宰,象篦應記講庖人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頃在道中聞邦衡侍郎將進周禮新解嘗賦詩就為
- 相從期晚歲,太息奠生芻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張朝宗挽詞二首
- 南極仙翁,占太微元蓋,洞府為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漢宮春·南極仙翁
- 萬古江山窮太白,一簾風月老張蒼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何伯溫見寄二首
- 寶鴨炷云朝太紫,玉蜍挹露校鉛黃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省中和何子溫見寄
- 巴船五百料,太半外省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曹滬南赴闕
- 群憸相顧重太息,我輩天地焉能逃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交代王公輔
- 靈臺貯清明,太極涵肧腪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山中吟
- 黑月黳云脫太清,海風吹上筆頭輕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續古謝送墨
- 平沙起孤鴻,太液下黃鵠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王萬里赴闕
- 新陽凈萬物,太虛無一塵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雨晴早出
- 天柱峰高逼太清,靈巖端足擅高名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靈巖寺
- 千尺觀象臺,太史書楨祥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我所思兮在太山。 -- 出自·張衡·四愁詩
- 章臺收杞梓,太液滿鹓鷺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
- 無人薦子云,太息竟誰辨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秋次霸亭寄申大
- 相思不道遠,太息未知情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山中貽崔六琪華
- 仲舉登宰輔,太丘榮縉紳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敬酬陳掾親家翁秋夜有贈
- 冢宰統元戎,太守齒軍行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送李云南伐蠻
- 廣車設罝梁,太白收光芒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送李云南伐蠻
- 停艫一以眺,太息興亡理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余處士
- 秋氣肅天地,太行高崔嵬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雜詩二首
- 多謝郢中賢太守,常時談笑許追陪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許員外新陽別業
- 便向中流出太陽,兼疑大岸逼浮桑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松江驛
- 唯有孤高江太守,不忘病客在禪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毗陵,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
- 吁嘆自語,云太守酷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酷吏詞
- 鉏隴老人又太老,薄煙漠漠覆桑棗,戴嵩醉后取次掃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野作五首
- 唯羨靈溪賢太守,一麾清坐似深山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信州張使君
- 道之大道古太古,二字為名爭莽鹵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張拾遺赴施州司戶
- 昨來訪親友,太半入黃泉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腐儒親帝座,太史認星躔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感事三十四韻(丁卯己后)
- 我有主人江太守,如何相伴住禪靈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酬秦山人贈別二首
- 玉京真子名太一,因服日華心如日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張道士
- 時議名齊謝太傅,更看攜妓似東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(時量移湖州長
- 陰魄淪宇宙,太陽假其明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雜詩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