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3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太祖太宗能得人,長壘橫邊遮虜塵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邊將
- 幸遇太平年,好時節、清明初破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驀山溪·鄰家相喚
- 登彼太行,翠繞羊腸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二十四詩品
- 飲之太和,獨鶴與飛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二十四詩品
- 莫道太行同一路,大都安穩屬閑人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狂題十八首
- 秋風太倉里,黃菊滿庭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李殿丞倉中對菊三首
- 但愿太平無限樂,何須三十六離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貼子詞·夫人閣四首
- 坐飲太他猶自愧,謬躋秘殿益難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張伯常賀遷資政
- 端居太常署,寒日淡孤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齋韓廷評見過閽人不
- 會稽太守主坐嘯,東郭先生還步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留別逢吉
- 君為太學生,氣格已英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巢縣崔尉
- 中涂太息坐盤石,涕泗不覺雙滂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重經車輞谷
- 同歌太學下,共醉金馬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
- 庇身太學官,旦夕唯鹽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之美二貧詩
- 山寒太行曉,水碧晉祠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裴中舍赴太原幕府
- 非如太古民,營窟避寒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永樂劉秘校四洞詩
- 漢家太守治才高,楚國山種氣象豪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齊學士公知荊南
- 周王太子名聞久,相傳羽化緱山首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
- 厚於太古暖於春,耳目無營見道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醉
- 物忌太鮮明,何妨染泥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之美舟行雜詩八首·水鴨
- 須知太守貴,鐃吹引朱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朔會堂
- 西回太行軸,南縱廣陵橈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答丁右武稍遷南仆丞懷仙作
- 予滿太常秩,子羆思江綸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赴帥生夢作(有序)
- 云間太華,笑蒼然塵世,真成何物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念奴嬌 欽叔欽用避兵太華絕頂,以書見招,
- 已恨太官余曲餅,爭教漢水入膠船?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甲午除夜
- 聞君太平世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古意題徐令壁(一作題著作令壁)
- 白發太無情,朝朝鑷又生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鑷白
- 瀟灑太湖岸,淡佇洞庭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水調歌頭·瀟灑太湖岸
- 偶遇太平興國宮,白發道士其姓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木郎太乙三山雄,霹靂破石泉源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木郎祈雨咒
- 云行太虛中,薄暮何冥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暮云辭
- 爭如太乙真人葉,往盪須彌絕頂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仙槎寄呈王待制
- 歸來太山阿,已罷澤民志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古別離五首·盤莊黃檢院
- 道是太乙元君,又是河上丈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李伯陽贊三首
- 渺渺太清之境,巍然道德之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李伯陽贊三首
- 上清太極公,造道窮天髓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守等太真眠未起,醺然秉燭到深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紅梅二首
- 學他太古先天妙,舍取中庸一點誠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和葉宰韻題無咎齋
- 嘯詠太空歌一曲,風吼千林月華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一覽亭
- 上元太真安長仙,日事玉皇上君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陳高士琴歌
- 梅花太孤潔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瑞鶴仙·素肌元是雪
- 訊曰太極折裂為乾坤,紛紛枝葉皆同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鈞天樂
- 陳紅太倉米,豐年所儲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上感懷
- 況聞太行東,水旱薦為虐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東昌有感
- 雪深太白脒碧雞,霧苦瑤臺落黃鵠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病眼作
- 云隨太乙擁鋒旗,鼉為豐隆作靈鼓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贈杜安道
- 雖有太陽光,不能煦其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清都太微天聽高,虎略龍韜緘石室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悲杭城
- 點綴太平年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詠馬貴陽畫冊
- 流詠太素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