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人間多少佳山水,獨許黃山勝太華。 -- 出自·老舍·詠黃山
- 金山廟前鼓聲起,江頭走卻四太子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兀術走
- 九原若見楊家姑,應問婦來何太晚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南風嘆
- 只應龍種如高帝,何止虹髯似太宗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大行皇帝挽歌辭(二首)
- 萬家歌舞送浮生,曾有涓埃答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鮑輗·重到錢唐
- 更乞十年禁酺蠟,書生鼓腹老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禁酒
- 景云峰起龍城裹,猶為遺黎憶太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慕容恪
- 鬼車豕涂滿天下,收拾打并歸太虛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青蛙辭
- 景王似見銅駝禍,究極根源殺太初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夏侯玄
- 古來堯禹卑宮室,不為丹朱與太康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伏生
- 當年紫綬金章客,何德何功坐太常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桓榮
- 相如奪得連城璧,秦主安然致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掀翻海岳求知已,雪刃橫身立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語言硬凈如生鐵,眼目高明爍太陽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看石田語
- 人間天上盡修行,七寶山高混太清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相逢便說三生話,不管人言舌太饒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
- 纖阿洗月為純白,少皞澄天作太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方罹殘熱忽值新涼喜而賦反悲秋
- 忽逢一陣風吹送,直溯紫虛凌太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豫章上游江中有道觀蓋尸堅吾游仙之地三首·
- 胭脂凝汁覺差濃,頤頰盎光疑太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宜黃鄒圣言宜雨亭
- 天機養至相忘處,物意天心兩太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五凌晨七月閑賦
- 要參融結玄機破,心眼長教等太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陰陽家鄧彬叔
- 千山草木收元氣,萬里乾坤入太陰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十一月六日雨至次月一日始霽
- 忙中偷得須臾暇,聊借江山答太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會昌勸農
- [黃鐘為角]魄生自西,照望太陽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璇圖寶歷欣寧謐,晏俗淳風樂太平。 -- 出自隋··中宗祀昊天樂章·舒和
- 用舍繇來其有致,壯志宣威樂太平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章懷太子廟樂章·送文舞迎武舞
- 一坵孤冢寄瓊島,千古高名屹太山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哭趙公鼎
- 歸來清香猶在手,高品先將呈太守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采茶詞
- 朱家曾脫季將軍,田光終酬燕太子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結客少年場行
- 棄捐蹤跡盡悠悠,山水之恩亦太優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過萬丈潭觀山呈圓機
- 此海之聲三尺桐,渺如渤澥含太清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贈琴照
- 也知明日當長至,便望今年可太平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冬至前一日至谷熟遇趙子和大夫
- 二十年來關內客,眼明太華高太白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陜西運使陸郎中
- 論都不及百世事,誰為君王致太平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撫古
- 龜山之操恨時危,語樂徒勞魯太師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二十二弟龜山寺三絕
- 寸心千慮規前定,六世一門家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題金華徐伯光義聚規約
- 誰歌此詩送且迎,共挽澆風還太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
- 公卿文學方矛盾,黔首何時見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丁卯元日十首
- 老農喜極還垂涕,白首安知再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
- 從今束起書生論,噉飯看人致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端嘉雜詩二十首
- 老儒愿忍須臾死,要看諸賢起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侍讀常尚書絕句六首
- 生三槐裔皆當貴,為六梅孫莫太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
- 縱□□□□□嶺,未抵鴟夷泛太湖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四首
- 小詩何必諸公誦,自向閑時詠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興十首
- 著書有子詮中說,覆瓿無人守太玄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懷舊二首
- 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公徒太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□□□
- 老儒那復封侯夢,止愿躬耕看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陳戶曹之官襄陽二首
- 不嫌華發稱遺老,猶冀馀年看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生日二首
- 李陵衛律陰山死,不似葵花識太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葵花二首
- 士誰與賀爭同進,眾亦推弘詣太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方蒙仲赴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