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臨溪忽動秦源興,應(yīng)嘆浮生何太勞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次韻子封承之游桃花塢二首
- 科頭枕石臥明月,仰面迎風(fēng)看太虛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夏日南軒
- 九天云凈鶴飛輕,銜簡翩翩別太清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若人尋得水中火,有一黃童上太微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絕句
- 不知還丹本無質(zhì),翻餌金石何太愚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窯頭坯歌
- 寒云去后留殘月,春雪來時問太虛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哭陳先生
- 厄堂有事留司馬,凌閣無名問太宗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約叔真二首
- 太平若斗生靈肉,何用生靈望太平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呈李朝舉
- 是誰不識花為瑞,分寸躋攀及太真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杜園九日紅梅主人以為瑞彭潛心索賦
- 游人憶到嵩山夜,疊閣連樓倚太空。 -- 出自唐·劉復(fù)·禪門寺暮鐘
- 宮中共用家人禮,日近清光侍太皇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賀吳興郡王生日四絕
- 天風(fēng)浩浩吹鶴氅,欲跨白霓凌太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周功甫總領(lǐng)石溪三亭·雪亭
- 心雖入俗不受塵,出岫白云行太空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鄧宰兼簡華容孟宰
- 玉光墮地驚昆侖,留侯氣魄吞太華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鴻溝
- 弦中雅弄若鏗金,指下寒泉流太古。 -- 出自唐·張瀛·贈琴棋僧歌
- 小儒謬跡云霄路,心仰蓮峰望太清。 -- 出自唐·金厚載·和主司王起
- 壯國山河倚空碧,迥拔煙霞侵太白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紫閣峰
- 千官整肅三天夜,劍佩初聞入太清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三年冬大禮五首
- 側(cè)聞左右皆周呂,看取從容致太平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三年冬大禮五首
- 夜深池上蘭橈歇,斷續(xù)歌聲徹太微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漢武帝思李夫人
- 指底先王長養(yǎng)情,曲終天下稱太平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水仙操
- 應(yīng)是羲和倦曉昏,暫反元元歸太素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大雪歌
- 可憐任永真堅白,凈洗雙眸看太平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
- 登龍不敢懷他愿,只望為霖致太平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獻所知
- 春宮保傅皆周召,致主何憂不太平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觀賀皇太子冊命
- 四郊多壘猶相罪,國破將何謝太清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六朝門朱異
- 誰能為向天人說,從此移根近太清。 -- 出自唐·捧劍仆·題牡丹
- 休將巢許爭喧雜,自共伊皋論太平。 -- 出自唐·黃損·出山吟
- 想應(yīng)敷對忠言后,不放鄉(xiāng)云離太陽。 -- 出自·李中·又送赴關(guān)
- 定知上藥延衰齒,每憶玄談養(yǎng)太和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譚鍊師見寄
- 家貧聊欲資三徑,政簡無非草太玄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又和刁秘書寄李太保
- 蹄涔豈信有滄浪,螢火何堪并太陽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簡豎儒
- 紫蘭紅蓼簇香盤,曉逐金壺下太官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皇后合春帖子
- 瞻思不及望仙兄,早晚升霞入太清。 -- 出自唐·中寤·贈王仙柯
- 汞入金鼎終年盡,產(chǎn)出靈砂似太陰。 -- 出自唐·李浩·大丹詩四首
- 九霄云路奇哉險,曾把沖身入太和。 -- 出自唐·許學(xué)士·天關(guān)回到世吟
- 有時問卻秦宮事,笑拈山花望太虛。 -- 出自唐·毛女正美·贈華山游人
- 浮云富貴轉(zhuǎn)頭空,似一夢、南柯太守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鵲橋仙 段侯壽日
- 偃蹇難親,昂藏不已,無乃于予太簡乎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余既以太初名石,且為記。客曰雖命
- 明年乞身向天子,共讀父書歌太平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家兄孟修父輸賦南還
- 妙出神功,高擎仙界,鳥道疑當(dāng)太白西。 -- 出自元·周權(quán)·沁園春 再次韻
- 潛蛟出舞巢鶻翔,江姬色動三太息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蘇昌齡畫
- 篷間文人清隱者,傲視滄浪吟太古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徐君美山水圖
- 勛將鐘鼓堪銘鏤,業(yè)為皇王致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向敏中·呈知鄜州何士宗
- 微臣忝幸在兩制,得以歌詩樂太平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進瑞雪歌
- 兩制別來今已久,朝寄宛丘權(quán)太守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酬宋湜賈黃中二學(xué)士菊花之什兼呈諸廳學(xué)士
- 今年調(diào)官去懊惱,苦笑先生祿太嗇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答顧郎中華玉
- 培苗常恨草相混,鋤草又憐妙太嬌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鋤草
- 錢塘直出過長洲,質(zhì)直都無俗太浮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土風(fēng)
- 將軍幸有封侯力,忍使秦宮令太倉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梁冀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