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1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太歲在亥,余不足數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祝牛宮辭
- 太宗基業甚牢固,小丑背叛當殲夷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湖散人歌
- 太守迎門外,王郎死道邊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謁漢世祖廟
- 太息幽蘭紫,勞歌奇樹黃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贈崔融二十韻
- 太清霽云雷,陽春陶物象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奉和張荊州巡農晚望
- 太白明無象,皇威未戢戈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
- 太陽忽臨照,物象俄光煦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歸義寺題震上人壁(寺即神堯皇帝讀書之所)
- 太陽開物象,霈澤及生靈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
- 太一天壇天柱西,垂蘿為幌石為梯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張煉師還峨嵋山
- 太守新臨郡,還逢五袴歌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張少府赴夏縣
- 太傅憐群從,門人亦賤回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趙給事侄尉丹陽
- 太平無事多歡樂,夜半傳宣放早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寶炬金蓮一萬條
- 太華峰頭十丈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太華峰頭十丈蓮
- 太平無事,超烘聚哨效梨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八蠻朝鳳闕
- 太乙真人曾夜伴,青蓮居士何年謫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風露輕清
- 太陽宮里,捉住獼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切勸學人
- 太霄玉帝,總御冠靈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太霄玉帝
- 太霄垂佑,綿宇洽祺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太霄垂佑
- 太一下威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真人臨御
- 太華雙蓮,藍田雙璧,劍豐城而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物中雙美
- 太和凝氣象,霄宇澄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太古居寧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龍吟 此下原有水龍吟算來浮世一首、寥廓
- 太乙爐開,丹熟神光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蘇幕遮·水中金
- 太一壺中,清江谷口,芝草發蘭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春從天上來·日月高奔
- 太平無事,四邊寧靜狼煙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圣朝·太平無事
- 太真姑女,問新來、誰與歡傳玉鏡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百字謠/念奴嬌
- 太乙燃藜天際下,慶卯金仙子生華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乳燕飛/賀新郎
- 太華峰頭□□蓮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一剪梅/一翦梅
- 太古今日說因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遍地錦
- 太平朝野無征戰,國內晏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萬年歡慢/萬年歡
- 太平生長,豈謂今日識兵戈?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 建炎庚戌題吳江
- 太平天子多受福,孝德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 天德二年三月?享回鑾姑洗宮
- 太息李元禮,期君幸一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人不易知
- 太和酒樓三百間,大槽晝夜聲潺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太和樓壁
- 太行千里連芳草,獨酌一杯天地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太行山石壁
- 太原王氏女,金陵韓守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白石灘碑刻
- 太湖萬穴古山骨,共結峰嵐勢不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徐都官新居假山
- 太剛易斷折,太柔難搘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闞令之潭州寧鄉
- 太守追縣官,堂上怒奮須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介甫知毗陵
- 太守風流甚,吟牋寫蜀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
- 太湖天東南,太行天西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劉仲更澤州園中丑石
- 太守歐陽公,預邀三四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八月十五夜有懷
- 太守姓出東漢邕,名齊晉魏王與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得福州蔡君謨密學書并茶
- 太守立性豈諂貴,將贈故人唯義存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雷太簡遺蜀鞭
- 太宰既不得請而賜黃金百兩以為壽兮,諫官御史猶擊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臨淄公薨
- 太學先生欺綠橘,吳興才士與黃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太博遺柑子
- 太帝宮庭無暑入,大明冠佩退朝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閻中孚職方暴雨幸涼
- 太守西行已不貧,忽獲明珠盈大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贈別擇之赴陜郊
- 太守風流未應淺,更教多唱楚人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舞
- 太學楊君固甚貧,直緣識別爭來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楊直講夾竹花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