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1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太室為衾,大塊為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癡庵柴頭陀
- 太湖三萬八千頃,物色分明為我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步雪過長橋
- 太白星初上,參旗井鉞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月初一日早起
- 太湖之岸環□縣,君所佐縣為最雄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□景文長興丞
- 太微翼軫相緯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張子敬湖南宣慰司都事
- 太湖西畔松雪齋,七弦風清碧山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
- 太平可似花開易,羯鼓三聲喚得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唐明皇
- 太玄豈不奇,甘從高閣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柯德陽埽塵齋
- 太湖天接吳松闊,莫近能言鴨畔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陸君雁鷺圖
- 太平村落豐年秋,只欠耳邊聞晚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朱仲華百牛圖
- 太白配蘇黃,如松柏與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李太白
- 太白實首唱,繼以雙井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夢東坡先生
- 太極初生第一點,尋根細認古今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胡仲虎歸婺源并呈江山長雷
- 太陽本常明,天半隔以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家自昭慈湖山長
- 太湖晚山雨,白鳥去冥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晚望滸墅
- 太行荊浩之鄉里,佳處立參仍坐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受益再題荊浩山水圖當是洪谷子自寫所居
- 太平之世與同符,四海朝車同軌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家慶圖
- 太白尚不識,洪崖焉肯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唐師善洪崖圖
- 太夫人之面可識,太夫人之堂可升。 -- 出自宋·方輗·里中張氏母出與邑宰母宴錢以詩
- 太極巖圖出道州,茲巖名道寶相猶。 -- 出自宋·方輗·道巖
- 太守風流民訟簡,落成尊酒許相陪。 -- 出自宋·方廷實·金山亭呈翁守二首
- 太史已書賢者聚,荀陳此地仰華星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
- 太子一語疑,先生甘自殘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荊軻傳
- 太師百僚長,歷代皆有之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感事
- 太潞不可作,吾其誰與歸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感事
- 太羹無厚味,嘉稷有真香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戴石屏見寄
- 太清元有路,大易豈無門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用前韻四首
- 太倉五斗粟,食之愧高旻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楊拱辰韻兼簡馮當可劉韶美
- 太守牧民如牧馬,宣化承流王澤下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詩守豐年行
- 太威神力宰官身,開闔陰陽本游戲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中秋待月以星辰避彩乾坤靜為韻分得避字
- 太虛生微云,機事日夕繁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忘機臺
- 太極便堪窺易蘊,黃鐘初可驗葭飛。 -- 出自宋·胡一桂·至日建中次季真韻
- 太子介使招忽往,高祖問省心先知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讀四皓傳
- 太公八十方榮遇,把釣溪邊更待時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和茅亦山先生雜詠
- 太守相過慶誕辰,貴能不賤見公心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奉謝月山太守
- 太守一身瘦,東川百姓肥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寄月山太守
- 太掖勾陳瑞靄浮,宮花時綴五云裘。 -- 出自宋·黃宏·吳蕭大帥
- 太行摧車險,蜀道登天危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樂府雜擬
- 太真獨侍沐浴邊,鯨甲龍鱗影清絕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題魯山溫泉
- 太息真仙杳不逢,碧云暮合空凝佇。 -- 出自宋·江邦佐·游潯州南山
- 太音寄寂寥,內景涵靜深。 -- 出自宋·江賓王·題茅山胡道士琴月卷
- 太傅數日別,劉公一紙書。 -- 出自宋·江砢·句
- 太伯何為者,不以身為身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太伯廟
- 太平無一事,圖報顧如何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感夢因接夢中所得詩句
- 太平無事日,藩服盡賓門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夢賦詩尋得唐韻冊檢看見恩字韻
- 太平論極至,墜曲悉興行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韓相生日
- 太白訪幽蹤,飄飄成微吟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凌歊臺
- 太極運行常自若,羲皇向上可潛圖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奉和魯齋先生涵古齋詩二首
- 太鈞播群品,生靈本一心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代張起巖和清塘詩
- 太博先生志行全,夫人內助實稱賢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悼主公美母夫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