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1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太清仙子,飄渺飛佩響玲瓏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水調歌頭·河漢湛秋碧
- 太史昔南騖,於焉曾少休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題榕溪閣
- 太府多材會,清名萬口流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送梁倅二首
- 太倉五升米,舉室枵腹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姜堯章贈詩卷中韻
- 太歲在戌如在酉,看取乞漿還得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陳伯固使君禱雨得雪為作
- 太微清都上云雨,鹽梅調鼎極可否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酬葉進卿
- 太平喜樂朝仍暮,帝力何曾爾輩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行都
- 太息吟成寧戚歌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鷓鴣天·莫笑閑身老態多
- 太始遺音,元和新樣,到了都難說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百字令/念奴嬌
- 太真帳里,春眠醒、緩蹙樓前宮漏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玉燭新·海棠初雨後
- 太清魚不蕃,太緩琴不理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漢中行
- 太液波澄,向鑒中照影,芙蓉同蒂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并蒂芙蓉·太液波澄
- 太守賓興當此際。 -- 出自宋·劉弇·金明春/金明池
- 太和有味人人飲,誰識醒時是醉鄉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了齋自警六首
- 太平豈無象,樂歲觀有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秋日雜興
- 太沖早擅三都賦,叔度難量萬頃陂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呂朝散挽詩二首
- 太上立德次立功,癡兒乃為功名悮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相逢行
- 太華復何如,名山控西極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太華
- 太白仙人白玉篇,逸才清思兩難全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謾成三首
- 太平天子事東封,洛苑回鑾訪侍中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呂興元
- 太真欲泣君王羞,一枝帶雨春梢頭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梨花
- 太平事業按商周,麟閣儀形待子留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次韻解君接感懷
- 太白竄夜郎,退之謫潮州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楊村四十韻
- 太山深根蟠厚地,嵩華連鰲隆國址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歸美堂
- 太尉國風偃如草,丞相家聲清似水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杜丞
- 太白夜郎初辱顧,馮唐漢殿欲承恩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馮夢授試禮部
- 太平老將境三略,遲鈍參軍得五窮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游雍熙寺
- 太微冥契,元始語諸仙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滿庭芳·調理三關
- 太真宮室上方新,歸去先垂紫詔人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妙應大師往錢塘欲予贈行
- 太平干祿無他徑,只有鄉書可薦賢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秋夜宿學
- 太情切。 -- 出自宋·田為·江神子慢/江城子慢
- 太平樓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江城子·夜郎江上看元宵
- 太平朝野總多歡,江湖幸有寬閑處。 -- 出自宋·侯彭老·踏莎行·十二封章
- 太學諸生出許昌,抱關夫子特相將。 -- 出自宋·陳東·自許昌如蔡與石士繇酌別一章
- 太一行春,青藜照夜,夜色明如水。 -- 出自宋·連仲宣·念奴嬌·暗黃著柳
- 太華載雪千丈寒,砥柱中流萬夫愕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擬州學橫翠軒
- 太守分花春滿盤,胃從郴嶺剪來看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趙知監惠牡丹二首
- 太平何許同民樂,天闕雙龍護一燈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譚彥成學士早春五首
- 太沖扶策招隱士,德璋移文謝逋客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寄題向伯恭侍郎企疏堂
- 太清不著微云,冰雪精神占春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巖起綠萼梅
- 太白困鴛鴦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菩薩蠻·萋萋欲遍池塘草
- 太傅江左風流人,靈運在家元不嗔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紀德十一首
- 太王事狄空金帛,坐使卜年逾八百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靖康迎駕行
- 太史憐此意,高額揭顯親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謝李舍人題額
- 太丘官清百物無,青衫半作蕉葉枯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道原惠茗以長句報謝
- 太白塵緣固未絕,肯將天巧形世拙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丘宰生日二首
- 太丘妙家法,不肯鹵耕耘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萬卷堂
- 太平未見身先老,看取吳霜點鬢新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次高季應韻
- 太史書云日,周家紀歷年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至日三首
- 太清一滓穢,幽娥動懸想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建炎庚戌中秋夜與同官相期於月下既為頑云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