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在第1個字的詩句
太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太常舊得同科第一幕府今還次姓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馬子山為余與賀順之書記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
- 太守李公詞掖老,淘汰心源無滓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馮允南倅梓
- 太守新詞,解釋無窮意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點絳唇·醉上蘭舟
- 太山邱垤,同載一方輿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滿庭芳·天壤茫茫
- 太陽象真主,陽月應誕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東宮生辰四首
- 太史言有證,重暉照無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東宮生辰四首
- 太末分攜晚,東膠覿面初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明尚書汪圣錫挽詞二首
- 太平勛業須公助,不用頻年戀節犀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留別金陵韓帥二首
- 太極干元父,清都大帝宮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高宗皇帝挽詞二首
- 太白天才丐后人,有時佳句似陰鏗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李卿月子西記予七十七歲之顏求贊
- 太平故事西崑體,指日皇都萬口傳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鹿鳴宴坐上次錢守韻
- 太平致了陰謀息,方信儒真道粹醇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頃在道中聞邦衡侍郎將進周禮新解嘗賦詩就為
- 太微已動哀烏色,應待循良款相垣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往蒙丘宗元知縣以佳句為壽今承解邱次韻贈別
- 太婆嶺獨高秋浦,皖公山正望龍舒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望皖公山
- 太平宰相范堯夫,曾駕西州使者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范漕赴召八絕
- 太白嘗嗟蜀道囏,少陵欲鏟劍門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張提刑送行六絕
- 太平官府能重創,等閑清興獨哦松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劉丞
- 太液輕澌泮,溫明霽日融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端平三年春帖子詞·皇后閣
- 太白曉焰焰,飛鴻秋冥冥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范待制挽詩二首
- 太息今猶古,江山不世情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岑公洞
- 太和行其間,周流無邊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臘月二十五夜
- 太白過午芒角獰,蚩尤亙天鉤尾赪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續洗兵馬上李制置
- 太平寶慶第三年,萬乘初郊大報天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至日歡喜口號
- 太官羊何腴,五侯鯖更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病齒
- 太一相過燭未銷,朝元鐘動郁羅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九月一日侍老人游洞霄宿超然館聞鐘
- 太行擘破黃河出,赑屃翻身滄海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三峽橋
- 太山重名節,鴻毛等富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丘都承
- 太極浩初判,此山郁相繆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中春望后一日登鈴瓏
- 太平莫道全無象,脫繡鳴鈴傳送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路逢徽州送牡丹入都
- 太皞明朝禪祝融,杖藜能送東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三月晦東山
- 太平無事稱意飽,竹床大鼾枕離騷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食糟行
- 太皇時內禪,神器付嗣君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
- 太守才賢重,清明土俗豪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錢塘春月并游
- 太伯以德啟,后王結心師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姑胥行
- 太守職民治,詔書劭吾農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新作春野亭
- 太守自知才德薄,彼蒼何事罪斯民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乞雨題四方院
- 太平遺老洞霄翁,相對兩華發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好事近·春色遍天涯
- 太陰連晦朔,雨與天根違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
- 太史登觀臺,天街耀旄頭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送丘健至州敕放作時任下邽縣
- 太室為我宅,孟門為我鄰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猛虎詞
- 太息梁王苑,時非牧馬游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登商丘
- 太陽蔽空虛,雨雪浮蒼山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王十三維哭殷遙
- 太守即懸圃,淮夷成葆疆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
- 太陰蔽皋陸,莫知晚與早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過新豐道中
- 太華色莽蒼,清渭風交橫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次天元十載華陰發兵,作時有郎官點發
- 太室三招提,其趣皆不同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至閑居精舍呈正上人(即天后故宮)
- 太守苦留終不住,可憐江上去騰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道友歸天臺
- 太山肉盡,東海酒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富貴曲二首
- 太宗羅俊彥,桂玉比光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王轂及第后歸江西
- 太虛高閣凌虛殿,背倚城墻面枕池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