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夜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結(jié)成冰筍方連夜,散作檐花特頃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和野渡雪消二律
- 湛然珠在淵,晨夜光明媚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贈白湛囦
- 消得宮妃捧硯,夜燭照金蓮。 -- 出自宋·周濟(jì)川·八聲甘州·有乾坤
- 已準(zhǔn)擬、雪天霜夜。 -- 出自宋·黃升·賀新郎·自掃梅花下
- 渭北春天,江南夜雨,總是傷情處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念奴嬌·匆匆別去
- 厭聽落梅翻永夜,喜看飛絮卜豐年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前歲上元與趙任卿寓臨安追逐甚今年同在建溪
- 不盡川流朝復(fù)夜,無窮事會古來今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和韓御史題滕王閣韻
- 何當(dāng)雪月交光夜,與君重約醉流霞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座間分韻得道字
- 何處銷魂,初三夜月,第四橋春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柳梢青·萼綠華身
- 水程孤冷難為夜,起吸滄江當(dāng)拍浮。 -- 出自宋·羅椅·遠(yuǎn)游
- 即似坡公,金蓮夜對,身作玉堂云霧仙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沁園春·憶昔東坡
- 藥省春風(fēng),薇垣夜月,合佩仙花侍玉皇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沁園春·一葉新涼
- 寒爐曾與話清夜,始覺牖戶虛生光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定軒游季升
- 小山秋重,千巖夜悄,舉尊邀月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桂枝香·殘蟬乍歇
- 寂寞雨聲寒食夜,一枝香淚泣東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梨花
- 堂陰岑寂常如夜,殿角清涼不見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游承天寺偶成
- 老身不繭蠶,清夜獨(dú)警鶴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用清秋鶴發(fā)翁韻賦小書招潔堂
- 掃榻少留深雨夜,著鞭又趁早霜晨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送文甫兄歸番陽二首
- 風(fēng)清月白此良夜,雪暗云昏彼一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十月二十日有感
- 無言賦悄悄,永夜長寤嘆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再和
- 百年逐憂樂,晝夜相戛摩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次山房韻古意四首
- 恨妖蟆怪事,長夜中天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婆羅門引·佳人鬢發(fā)
- 幾千萬劫走盡夜,三十六鏡磨春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登秦郵文游亭天壁亭長歌
- 神哉六鰲轉(zhuǎn),一夜混藩國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徐中丞容齋舊泰山一百四韻贄見
- 是時(shí)八月二十夜,明月正值奎婁躔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孔廟既拜之后又不遠(yuǎn)三百里過泰山過汶河壯哉
- 扶輿清淑運(yùn),日夜何曾閑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李太白泰山一首
- 不把壑舟移半夜,未應(yīng)杞國墜中天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書趙忠靖公祠堂
- 岳府柏林風(fēng)雨夜,瑯然猶帶讀書聲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孫明復(fù)石守道祠堂
- 漢書牛角雖漫夜,魯史麟經(jīng)不斷春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段好古外郎二首
- 常言欲千里,一夜千里長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寄豫章李明府
- 陰晴山遠(yuǎn)近,日夜水西東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題海云樓下一碧萬頃亭
- 纖纖無所詰,長夜不肯明,為我驅(qū)蜚廉,么麼一掃清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蚊二首
- 春情諒難得,后夜空相憶。 -- 出自宋·鄧剡·步月
- 日下長秋,城烏夜起。 -- 出自宋·彭元遜·六丑·似東風(fēng)老大
- 駕海怒潮新月夜,繞山腰鼓建溪春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聽雨
- 夜對明視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次韻張?zhí)鞆?/a>
- 百里樓臺天不夜,看祥煙、瑞謁相繚繞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唱金縷/賀新郎
- 人心僅一寸,日夜風(fēng)波起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人心吟
- 燕山三月初三夜,聽得啼鵑第一聲。 -- 出自宋·范晞文·燕山聞鵑
- 幽居感時(shí)運(yùn),清夜理商曲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次韻吳雅翁秋懷四首
- 遠(yuǎn)思渺無極,日夜大江流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水調(diào)歌/水調(diào)
- 田頭結(jié)舍坐霜夜,敲犁擊杵聲相聞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聽山中談虎賦二章
- 青燐走平沙,獨(dú)夜鬼相語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泊淮岸夜聞鬼語
- 南山拾枯樵,寒夜為衾裯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負(fù)暄吟
- 西風(fēng)渺渺方搖夜,北斗離離正掛天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巢湖阻風(fēng)夜起觀天
- 又爭如漢月,深夜照簾櫳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八聲甘州·斂雙蛾
- 明朝交白露,此夜起金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秋感
- 蟋蟀一何多,曉夜鳴不已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蟋蟀
- 征夫獨(dú)寐難為夜,老我多愁不但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和友人洮湖韻
- 九日已知成昨夜,綠樽聊復(fù)集清流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十日與侯伯用謝元燾諸友汎菊得頭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