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夜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牢籠風月此時情,做造溪山今夜夢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木蘭花/玉樓春
- 黃昏著了素衣裳,深閉重門聽夜雨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玉樓春
- 滿船明月夜鳴榔,船上宮人燒夜香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兩淮戰(zhàn)鼓不停撾,萬騎精兵賽夜叉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古人不見今人去,江水東流烏夜啼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錢塘歌
- 況凄涼、近來離思,應忘卻、明月夜深歸輦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法曲獻仙音
- 東風不息成何事,又醖春陰作夜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秦壽之春晚偶成八絕
- 雷聲翻海電光紅,濯濯薔薇一夜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喜雨
- 翩翩幽鳥隨風屐,炯炯寒燈伴夜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周少隱實錄院對竹三首
- 相逢賓戲快逢場,何幸輕投得夜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呂公季
- 昨朝溪足捎新雨,已覺羸軀怯夜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彥時兄苦旱韻
- 上林不負遷喬約,百蟄同驚此夜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立春小酌呈諸兄
- 秋風著意菊叢黃,不怕東籬五夜霜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菊
- 乍霽月、望松云南渡,短艇欹沙夜泊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寶鼎現(xiàn)·山莊圖畫
- 憶昨二老初相知,竹爐擁衲清夜圍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奉酬楞伽室老人歌寄懷云門佛日兼簡乾元
- 秋空一劍岳陽樓,醉里乾坤日夜浮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呂公像
- 醉魂應逐凌波夢,分付西風此夜涼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鷓鴣天·秀樾橫塘十里香
- 徒憐丞相東門犬,猶憶將軍半夜鵝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上蔡
- 傷心玉照堂前月,空照錢塘夜夜潮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竹枝詞二首
- 將軍一死不可生,東海黃公愁夜行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萬戶射虎行
- 老仙更試蜀麻箋,寫盡春愁子夜篇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花游曲
- 來青小閣在林表,故人張燈修夜書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富春夜泊寄張伯雨
- 西山涌海當秋后,南斗流江入夜深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奉謝僦屋
- 蜀江染絲紅五色,紫鳳銜絲終夜織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金谷步障歌
- 燈前素瑟清尊,開懷正好,連床夜語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瑞龍吟 癸丑歲冬,訪游弘道樂安山中,席賓
- 陵園白露年年滿,城郭青磷夜夜哀。 -- 出自明·陳子龍·遼事雜詩
- 旅懷寥落逢秋半,僧話淹留坐夜閑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月潭寺(二首)
- 遙阡無計掃春萊,絮酒何因到夜臺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自關(guān)西回展外舅大夫之墓用前韻
- 衲經(jīng)雁蕩千峰雪,定入峨嵋半夜鐘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鐔上送僧歸衡山
- 疏燈細雨開秋宴,落葉驚風攪夜眠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秋夜浦舍人見宿園亭分得天字
- 尺書不到經(jīng)春雁,樽酒相逢話夜鐘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與黃一秀才輩雨夜浮亭小集憶鄭二
- 白鷗遠沒汀洲晚,絳燭高燒子夜闌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云陽爰書詩
- 付教河下金珰手,莫遣君王甲夜忙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正德宮詞八首
- 十年清夢飛天姥,幾度新詩走夜郎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奉寄客部朱丈子價戲效其體
- 已教晝漏遲遲報,猶自貪聞子夜長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徐九公子園亭即事
- 郵書一到不堪聞,起剔殘燈坐夜分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解任后得明卿罷官報寄贈(以下弇州續(xù)稿)
- 燕姬纖手調(diào)新曲,不是西樓今夜聲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別調(diào)曲代贈所知三首
- 大中橋上游人坐,不飲空教今夜過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十六夜踏燈與璩仲玉王新甫飲于大中橋之西樓
- 風來東面知春淺,月到梢頭覺夜深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新柳
- 梅緣無恨尋常瘦,柳故多愁日夜顰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(十首)
- 杜陵巴國苦寒行,李白梁園昨夜情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寄用貞弟
- 仙游御宿山川遠,白露清霜日夜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丁丑九日
- 暖花溫玉朝朝態(tài),翠壁丹楓夜夜心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他時欲與問歸魂,水碧天空清夜永。 -- 出自清·王夫之·玉樓春 白蓮
- 愁生陌上黃聰曲,夢遠江南烏夜村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秋柳
- 樓臺絕勝宜春苑,燈火還同不夜城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廣達樓下夜侍酺宴應制
- 致齋分直宿南宮,越石盧諶此夜同。 -- 出自唐·李逢吉·和嚴揆省中宿齋遇令狐員外當直之作
- 羽毛新刷陶潛菊,喉舌初調(diào)叔夜琴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早鶯
- 可憐饌玉燒蘭者,肯慰寒偎雪夜爐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病中寄懷鄉(xiāng)人歐陽侍郎彬
- 檐聲未斷前旬雨,電影還連后夜雷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春寄尚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