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夏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碧梧翠竹日扶疏,長夏高堂可宴居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有懷梧竹主人山陰道士云臺(tái)外史兼柬龍門開士
- 霧變初晴雨,蟬吟未夏秋。 -- 出自明·程誥·紫極宮訪劉安元
- 衰年自照猶殘燭,長夏行吟祇敝裘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客愁
- 病似懷春女,閑疑結(jié)夏僧。 -- 出自明·鄧渼·新第落成漫賦二首
- 浦口余春水,舟前換夏云。 -- 出自明·多炡·送雷元亮赴國學(xué)
- 對(duì)著玉局棋,遣此朱夏長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薔薇洞
- 千春翠樹玄霜落,九夏洪厓紫雪飄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弄玉篇
- 可憐拋卻入君門,九夏三秋那可言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長安宮女行
- 鳥愛留春語,云多入夏容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濂·夏日要王子飲雙松道院
- 經(jīng)年尺素未曾題,長夏郊居懶自宜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寄劉諫議畿
- 自云冬臘和,差苦結(jié)夏凍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自軍莊尋滴水巖下作
- 下馬送春色,端居延夏陰。 -- 出自明·孔天胤·夏夜永嘉館
- 裹糧出□□,歸期迫夏首。 -- 出自明·李延興·送李順文
- 或趨友朋時(shí)往來,破夏踐殞諸蟲蟻。 -- 出自明·蓮池律師·跛法師歌
- 夫人賢德婦中英,伯夏乃是夫人生。 -- 出自明·陸之裘·贈(zèng)梁五兄
- 蜃島蠻夷雜,鮫潭冬夏鳴。 -- 出自明·呂時(shí)臣·木峰舊業(yè)寄諸族兄
- 四序推佳候,勝春正夏初。 -- 出自明·沈德符·初夏即事三首
- 中年鄉(xiāng)國黃塵合,長夏江村綠樹多。 -- 出自明·沈夢麟·和邵山人過字韻(二首)
- 隨山高下野人家,春夏林深不斷花。 -- 出自明·王寵·白雀返棹李王二子送余過虞山下作四絕句
- 扁舟歸草堂,東溪生夏云。 -- 出自明·王懋明·始家湖上寄城中諸友
- 梧桐生高岡,菶々貽夏陰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洗桐
- 東倭西虜共欃槍,寧夏軍書報(bào)太平。 -- 出自明·王一鳴·寧夏破賊歌
- 國有中外殊,人無夷夏別。 -- 出自明·許筠·送參軍吳子魚大兄還大朝
- 野寺始獨(dú)到,新晴欣夏涼。 -- 出自明·俞允文·游圣像寺作
- 結(jié)構(gòu)茅堂低小,地偏夏日亦涼。 -- 出自明·趙南星·堂成漫興四首
- 莫入三街市,宜乘九夏涼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擬不如來飲酒(八首)
- 櫟林?jǐn)囟浚駢]收夏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王鞏六首
- 不憂春艷晚,行見棄夏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除日見寄
- 清江一曲抱村流,長夏江村事事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江村
- 瀑水含秋氣,垂藤引夏涼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初一作和夏且幽莊
- 瀑水含秋氣,垂藤引夏涼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初夏日幽莊
- 處所多霜雪,胡風(fēng)春夏起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悲憤詩
- 水天清話,院靜人銷夏。 -- 出自清·項(xiàng)鴻祚·清平樂 池上納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