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9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檐前蕉葉綠成林,長夏全無暑氣侵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書庭蕉
- 高松發天籟,哀壑生夏爽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黃鶴山樵為沈蘭坡作小景蘭坡孫啟南求題
- 仗君為我解愁腸,九夏銷來閃電光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送丘長孺南還二首
- 人心不古民德薄,中夏亡君世道憂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金粉淚(56首)
- 浸淫勢未已,老圃憂夏畦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郡人請開舊江口因往視之而作
- 漫道清明僎,真成首夏天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復堂獨坐
- 美人東南來,共此炎夏永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同彭漫者寄鉛山諸友韻送彭歸武夷
- 散書一長謠,消此清夏永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
- 窮居無公憂,私此長夏日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
- 一春霽色養花天,近夏鞭霆雨沛然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枕上偶成在首
- 垢衣裹弊絮,念已朱夏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素問十六首
- 暑病人死多,當此秋夏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秋日雜書五首
- 青春日月羈塵鞅,朱夏乾坤熾暑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為牟德范題石湖遺墨意有未盡復賦五首
- 孰識維摩病,猶疑子夏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感嘆三首
- 何人得似鼓鏗壽,見夏為殷復見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夏商
- 四時無不宜,莫若僧夏涼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憶我二首各三十韻
- 隴柏晞朝露,庭槐長夏陰,如公更何恨,顧我尚沾襟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又挽詞三首
- 蛇龍蟠古根,院竹翻夏籜。 -- 出自宋·管向·集句和太白水西韻
- 卻憶岷山底,蕭然九夏清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苦熱三首
- 曾記還家日,重來約夏初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寄云谷王府判
- 太歲治水十二龍,春夏用事秋罔功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賀雨
- 晨雨麥秋潤,午風槐夏涼。 -- 出自宋·樓璹·耕圖二十一首·插秧
- 道眼視之海中漚,炎夏長途何必爾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贈道人周大方
- 亂崖深峭水淙幽,六夏來游儼似秋。 -- 出自宋·呂愿中·南華洞
- 一水東南碧,四榕冬夏青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瑞光亭
- 千山郁密處,涼飄洗夏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
- 光境易消磨,看看中夏過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三春去向那邊去,九夏來從屋力來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勸請首座掛牌上堂
- 結夏時左眼半斤,解夏時右眼八兩。 -- 出自宋·釋休·偈二首
- 大道圓明一性通,春夏秋冬誰辨別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道會三旬滿,鄉山九夏安,蝶移金鼓夢,龍護寶蓮書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送僧歸霅寺坐夏
- 徑山無寸土莊田,今夏隨宜結眾緣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若論充冬蓄,何如續夏糧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評花
- 仲尼不假蓋,將護子夏非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次韻酬達善
- 運應承平旦,辰臨孟夏時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又次王侍郎韻
- 身倦尋春事,心懷結夏清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上巳日青龍道中一首
- 綠槐疏影滿花磚,首夏清和未暑天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花草時節異,寧問秋夏春。 -- 出自宋·謝景初·尋余姚上林湖山
- 孟公豈是陳驚座,子夏元非杜小冠。 -- 出自宋·徐用亨·嘲教授
- 斷岸通秋月,虛檐受夏涼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筠溪
- 結交折輩行,逢人說夏子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寄題材夏時甫曉山亭詩
- 碧草送春晚,綠陰迎夏涼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苦竹行
- 欲梅泉石多秋思,過夏松篁聒晝眠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留題玉泉山堂
- 氣象吞云夢,波瀾徹夏秋。 -- 出自宋·張經·岳陽樓望洞庭
- 靈籟生修竹,香風入夏弦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石榴亭諸父夜酌
- 顧我無人試此水,盛夏獨飲南風前。 -- 出自宋·章望之·一人泉
- 山高戶牖虛,風清長夏涼。 -- 出自宋·章翊·首夏靜觀堂書懷
- 老檜倚虛房,能生九夏涼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檜房
- 秀竹辭春籜,晴云生夏峰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馭·法安寺
- 高山深林百年余,大夏生殖雨露濡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呈南安孟使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