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5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溪河雖早夏,隴麥尚馀春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新晴
- 柳長花歇夏云初,幽圃尋芳但綠蕪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陰晦殘春可惜二首
- 吾賞觀中夏,地平如砥石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感事
- 峨峨鎮(zhèn)中夏,峻極萬尋隮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嵩山
- 薄田今亦夏秋稔,竇窖飽滿雞豬肥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送楊侍讀自長安之蜀
- 繭絲成綍夏初新,柳色如袍尚帶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十九弟生日
- 翠裯已覺夏室清,棐幾更與秋窗便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張安撫
- 桐川酒正夏王孫,四百遐齡舊德存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任安道生日
- 戌瓜達首夏,行李傍中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江陵張撫干送行二首
- 我游匡山夏將杪,赤日青天萬山繞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吳熙老所藏風雨圖
- 恢臺當長夏,山木盡成陰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懷新亭四首
- 麥秀桑柔夏方永,不堪時序苦侵尋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初夏已晚山即事
- 爾時馬醫(yī)夏畦鬼,亦受子孫追養(yǎng)禮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寒食行
- 滿院薰風夏日長,人在藕花香世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十八首
- 土室宜冬夏,柴門玩歲時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春日村居
- 日長知已夏,雨冷忽如秋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即日
- 僧居才解夏,邊壘又防秋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謾成
- 僧歸還逼夏,鶯語欲留春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春盡
- 新功喜今夏,陰滿蒲萄棚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野芳亭書壁
- 臞翁方解夏,蓋令正防秋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次韻蓋晞之見憶
- 春時耕種夏時耘,七月農(nóng)夫始食新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即事二首
- 冬無炭兮夏無泉,祠有坡翁慰我思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六無吟
- 冬裘不完夏糧絕,愁得鬢成雪。 -- 出自宋·邵定·婆餅焦
- 清極不知夏,虛中欲悟僧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飛來峰
- 胡風被中夏,舉國稱賢豪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晚鐘
- 諸方猶過夏,百計總成癡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山居銷夏
- 盛德臨中夏,黎民望彼蒼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懿文皇太子挽詩八章
- 便覺近長夏,溫風蠶欲成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清明
- 修竹不知夏,青松不知秋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中巖文老和予游字韻見寄用韻為報
- 味毋致和夏小正,仗當早歸漢從官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燕閒
- 不到東平夏又秋,閑居身尚不吾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風雨漲檐溜憶東平以疾不往
- 竹徑不知夏,洼尊別有天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納涼
- 裘葛順冬夏,飲食棄渴饑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·經(jīng)德堂
- 垂弧正大夏,明炳肖火德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壽嫩庵趙先生十首
- 水繞山圍夏木蒼,舊時賢相讀書堂。 -- 出自宋·丁逢·東山
- 行人戒仲夏,招子尚耆年。 -- 出自宋·杜曾·峽山古調(diào)
- 一出春連夏,新詩幾首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虛谷志歸十首
- 豈意連年夏,頻妨庶事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
- 言詩卜子夏,作賦馬相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韻賦十詩送趙然然
- 學肩游子夏,謨過益皋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前參政浙西廉訪徐子方得代送別三十韻
- 浴水無冬夏,逢人少語言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贈不食姑
- 三衣了冬夏,一缽飽山林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贈僧足庵
- 草暖蛙喧夏,林昏鳥夢煙。 -- 出自宋·郭昂·坐黃岡廣福禪房
- 重華人逸夏商前,奚取名巖紫洞巔。 -- 出自宋·郭鳳·重會巖
- 春色初收夏氣清,路分松檜入崢嶸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題法輪寺
- 盧橘上林夏,桂叢小山秋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題劉氏市隱亭
- 中庸鎮(zhèn)夷夏,精祲極天人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還自豫章寄謝胡師承公
- 諼草開新夏,蟠桃屬舊樽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積善堂詩
- 秀潤潛涵夏木清,空蒙映帶春江綠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同魯山韓丞觀女靈廟前險石
- 時節(jié)驚初夏,聲音似故園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鳴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