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5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病惱連春夏,居閒意味長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寓居興化轉運廨舍
- 何山逢后夏,一食在孤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鏡空上人游江南
- 邃巖喬木夏藏寒,床下云溪枕上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寶林寺禪者壁(山名飛來峰)
- 罷郡歸侵夏,仍聞靈隱居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
- 桃花欲經夏,風月催不待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凄涼身事夏課畢,濩落生涯秋風高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夏課成感懷
- 太白曾經夏,清風涼四肢。 -- 出自唐·可止·贈樊川長老(一作清尚詩)
- 石關清晚夏,璇輿御早秋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奉和過舊宅應制
- 有雪常經夏,無花空到春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送韋判官歸薊門
- 黃云連天夏麥熟,水稻漠漠吹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漢中行
- 入貢先諸夏,分甘及近臣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建溪十詠其二北苑焙
- 丈室掩槐夏,與君同臥疴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逢年與德粲同之溫陵謁大智禪師醫作四小詩送
- 人正今行夏,民心舊戴商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進元會詩
- 農夫烈日夏畦耕,仙家九轉丹灶成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南來苦熱戲作二首
- 艱難歷冬夏,遷徙遍林藪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論俗十二首
- 顧眄安諸夏,風聲動一朝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李丞相挽詩三首
- 愿變夷用夏,荊狄是懲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六州歌頭·燧瑊勛業
- 青青閱冬夏,高視松柏獨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富公權送行詩韻
- 典冊尊諸夏,戎羌守四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劉春卿書懷
- 江城正苦夏烈日,淮甸已懼秋飛霜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胡德輝松軒時乞兵戍淮
- 獨舸東來夏日長,歸裝從此益生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過鄧步和張叔元見贈韻
- 戎虜亂中夏,星歷一周天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歌頭·戎虜亂中夏
- 樓下清溪夏亦寒,溪頭個個白鷗閑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與伯雨登溪山勝概樓
- 只應桓叔夏,重起為君彈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鳴箏曲
- 江國春歸夏云孟,十日五日風雨橫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乙酉四月二日與蔣桂軒伯仲諸友同泛震澤大小
- 銜杯昨日夏云過,愁向燕山送玉珂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送皇甫別駕往開州
- 詠春蠶,疑夏雁,泣秋蛩。 -- 出自清·蔣士銓·水調歌頭·偶為共命鳥
- 推誠撫諸夏,與物長為春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中和節賜百官燕集因示所懷
- 登樓逃盛夏,萬象正埃塵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夏日對雨
- 紛紜知近夏,銷歇恐成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楊花
- 長憶高窗夏天里,古松青檜午時風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道林寺居寄岳麓禪師二首
- 欲投蓮岳夏,初過竟陵春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竟陵遇晝公
- 山中應解夏,渡口有行僧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新秋霽后晚眺懷先公
- 好山逢過夏,無事住經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匡山寓居棲公
- 洛水清奔夏,嵩云白入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劉秀才往東洛
- 青泉碧樹夏風涼,紫蕨紅粳午爨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山中叟
- 摘荷才早夏,聽鳥尚馀春。 -- 出自唐·劉憲·奉和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應制(一作陪幸五王
- 深仁浹夷夏,洪造溢乾坤。 -- 出自唐·武平一·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制
- 竹聲寒不夏,蛩思靜先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夏夜有寄
- 創封超昔夏,修禪掩前姬。 -- 出自唐·李義府·在巂州遙敘封禪
- 盛葉匡西夏,深謀贊禹亳。 -- 出自唐·劉允濟·經廬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
- 秦地雄西夏,并州近北胡。 -- 出自唐·宋璟璟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
- 布葉疑臨夏,開花詎待春。 -- 出自唐·于季子·詠云
- 上異西河夏,中非北海玄。 -- 出自唐·崔日知·冬日述懷奉呈韋祭酒張左丞蘭臺名賢
- 蓮井偏宜夏,梅梁更若春。 -- 出自唐·孫佺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
- 根雖傳大夏,種必近仙都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石榴
- 樹樹紅攢夏,年年價滿都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郡僚櫻桃之什
- 江國芙蕖夏最繁,臨堤每見尚盤桓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排岸判官以荷花為貺書五十六字以謝
- 參差猶隔夏侯衣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浣溪沙
- 鉤窗燕坐夏將半,荷葉已香湖水清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