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在第5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涼暖宜冬夏,清光隔垢氛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口號送椰心簟劉使君
- 閉壁自往夏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陳思王白馬篇
- 賀老宦江夏,無人驚雀羅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懷寄周元翁十首之
- 輾轉猶憎夏夜久,支離何堪春病余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海陵寓舍四首之二
- 謳歌共適夏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鼓吹曲 期運集
- 風翻日炙夏潦盡,古練一匹常奫淪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奉和滁州九詠九首·庶子泉
- 旅思又驚夏,庭前長小松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即事九首
- 邈唐虞,遠夏殷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道情
- 春蘭未了夏蘭開,萬事催人莫要呆;閱盡榮枯是盆盎,幾回拔去幾回栽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盆蘭
- 窮邊已深夏,氣色耿清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夏日
- 蘭若生春夏,芊蔚何青青!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三十八首
- 自來乘首夏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秋夜講解詩
- 翻同江上夏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和何議曹郊游詩 二
- 會稽南鎮夏王封,蔽日騰空紫翠重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會稽
- 凱風扇朱夏,草木生清涼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公才掩諸夏,文體變當時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范陽王挽詞二首
- 此中偏稱夏中游,時有風來暑氣收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
- 雨余清晚夏,共坐北巖幽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一
- 禪齋深樹夏陰清,零落空馀三兩聲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殘鶯百囀歌同王員外耿拾遺吉中孚李端游慈恩
- 正堯蓂仲夏,八飛葉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萬甲胸中
- 五五日臨夏五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謁金門·文章士
- 洪恩霈夷夏,大慶浹家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噫號無冬夏,歲禱無嗟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汝州
- 殿閣風來夏日長,青林抽嫩見余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原甫閣下午寢晚歸見示
- 子多將盡夏,花晚不爭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櫻桃
- 去年暨今夏,承詔祠天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太一宮祭回馬上偶作寄韓德純道士
- 十姓分中夏,五家遞通逵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光陰雖屬夏,風露已驚秋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高竹八首
- 中分洪造夏王力,橫截大山伊水流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留題龍門
- 年年當盛夏,{左日右煞}了卻如初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蠹書魚
- 春時耕種,夏時耘耨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力穡吟
- 三朡肆伐夏寶俘,下逮血祭仍疈辜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賈碩秀才得兩圭有邸
- 敏慧仍江夏,風流更妙年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黃無悔挽詞四首
- 甲子仍逢夏,連朝雨腳垂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黃預久雨
- 正火山槐夏,黛葉緗枝,荔子新摘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醉蓬萊·正火山槐夏
- 春香搖曳夏陰繁,蹊曲愔愔靜可攀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桃
- 密樹稍迎夏,晚花猶及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旬沐二首
- 農扈方迎夏,宮田首告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進幸南園觀刈宿麥詩
- 野水彎環夏木森,清蟬晚噪碧云深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七首
- 挾漢臨諸夏,中原半九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譙東魏武帝廟
- 落日鳴蟬夏木荒,芙蓉半落柳成行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池上三首
- 碧梧含風夏夜清,林塘五月初飛螢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飛螢詞
- 東軒語長夏,葵竹羅青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張公賁
- 燕雀翩翻夏屋深,成溪桃李已成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離京后作七首
- 三晉雄中夏,朔方臨大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張天覺使河東席上分題得將字
- 皓氣籠諸夏,清光射萬岑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中秋月
- 北望高樓夏亦寒,山重水闊接長安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和崔大夫新廣北樓登眺
- 坐徹秦城夏,行登越客船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送僧歸江東(一作岐下送蒙上人歸天臺)
- 大旆行當夏,桐江到未秋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
- 何如造區夏,復此睦親賢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制